《雷雨前》说课稿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北师大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 8:05:09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4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60字。
《雷雨前》说课稿
倪家营中学  陈四海
    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雷雨前》,它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雨中情思”中的第二课。
    下面我将从五大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与设计理念。
一、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及教学目标的设定:
《雷雨前》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的作品。它发表于1934年,刊登在《漫画生活》月刊第一期。茅盾先生曾说过:“《雷雨前》是用象征的手法描写了30年代整个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矛盾。”当时中国革命已经从大革命的低潮转入到了30年代前半期,以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浪潮不断掀起,逐步深入。作品反映的正是当时国民党发动派白色恐怖的黑暗统治,表达了革命者奋力摧毁国民党发动派的昂扬斗志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念。
与旧大纲相比,新课标更突出了学生的心灵品悟和个性解读。
这篇课文采用象征的手法,通过令人窒息难忍的闷热天气、暴风雨、苍蝇、蚊子、蝉儿等虫豸们的象征意义的揭示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触动学生的心灵。
    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因此,这篇课文在这一学段这一单元中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
基于以上考虑,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将分三个维度设定:
㈠、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过程和方法目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