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教学设计11
- 资源简介:
约10570字。
26.诗词五首
《饮酒》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诗歌。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予的情感。
3.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诗歌。
2.结合诗人生平和诗歌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寄予的情感。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体味诗歌内涵,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诗词是古代文学长廊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让我们步入诗词的殿堂,去领略中国古代诗歌的迷人风采。
板书:饮酒(陶渊明)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名潜,字渊明,一字元亮,东晋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桃花源记》《归园田居》《饮酒》。
2.诗歌题材
田园诗派是以东晋诗人陶渊明为代表的、通过描写田园自然风光以表达恬淡情怀的诗歌流派。
一般地说,田园诗人都以自然风光、田园景色及乡村生活为诗歌的表现对象,抒发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回归自然和恬静古朴生活的向往,并由此折射出诗人不慕名利的旷达心境和对社会现实的愤懑心情。在艺术手法上,崇尚平淡充实,追求朴素自然。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最有代表性的田园诗人。他与最早的山水诗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被合称为“陶谢”。
3.创作背景
《饮酒》组诗二十首,作于诗人归隐居田后,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饮酒》其五是组诗中最广为后世传诵的佳作。
三、朗读诗歌
1.自由朗读诗歌,掌握节奏,读准字音。
提示:五言古诗的节奏一般是二三。
饮酒(其五)———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你对这首诗的初读感受是什么?能用诗中一个词来形容吗? (悠然)
3.你最喜欢诗中哪一句呢?试试有感情地吟诵。
4.通过反复朗读,结合课下注释,你能试着说说诗歌大意吗?
明确:居住在人世间,却没有车马的喧嚣。
问我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远,自然就会觉得所处地方僻静了。
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山中的气息与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飞鸟结着伴儿归来。
我从这大自然中领悟了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分辨清楚,却不知怎样去表达。
四、品味诗歌
1.既然生活在人来人往的环境中,为何“而无车马喧”呢?
明确:“车马喧”并非指平时老百姓来来往往干活的车马发出的喧闹声,而应指“上层人士之间的交往”。“而无车马喧”意指作者疏远了奔逐于俗世的车马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