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学案
- 资源简介:
约6400字。
回忆我的母亲 学案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整体理解文意,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学习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人物特征“勤劳一生”为线索选材组材的方法。
2.通过朗读分析、揣摩品味本文语言简洁、质朴而真挚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3.品读议论和抒情的句子,理解其含义,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感受记叙中夹有议论和抒情的写作特色。感受朱德母亲的勤劳简朴、宽厚仁慈、坚韧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的思念、敬爱之情。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检查预习】
1.字词积累
溺(nì) 佃(diàn)农 劳碌(lù) 私塾(shú) 周济(jì) 宽厚 仁慈 连夜 慰勉 不辍(chuò) 任劳任怨 为富不仁 妯娌(zhóu li)
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任,担当、承受。
为富不仁:有钱而心狠,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
2.了解朱德
朱德,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3.了解背景
朱德的母亲于1944年逝世,朱德得知母亲逝世的消息后,怀着悲痛的心情,写了这篇叙事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发表在1944年4月5日延安《解放日报》时,题目为“母亲的回忆”。
【课堂活动】
任务一:默读课文,划分层次。
1.默读课文,圈画各段的关键句,把握各段内容。
要求:快速默读,至少2遍;运用“记叙文六要素”概括文章大意。
2.梳理内容,划分文章的层次。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
第二部分(第2-13自然段):具体展开来写母亲勤劳一生、爱憎分明和深明大义的特点,突出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支持。
第三部分(14-17自然段):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表达“我”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纪念之意。
任务二:跳读课文,梳理主要事件
请同学们细读2—13段课文,让我们循着母亲“勤劳一生”的线索去找一找作者回忆了哪些往事?(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段落范围 时间 母亲经历的事情
2-7段 作者小时候
8段 1895-1900
9段 1905
10段 1908
11段 1919
12段 1924——1927
13段 1937
13段 老年
讨论明确:
小结: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安排记叙内容。记叙事例的时间跨度很大(从1985至1944年近半个世纪),可内容并不松散。以时间为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