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说课稿
- 资源简介:
约2170字。
23《出师表》说课稿
一、说教材
《出师表》是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课文以文言古诗文为主,围绕治国、理政、军事战争展开。单元目标其中一点,“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古人高超的劝说、讽谏艺术及强烈的家国情怀”,是单元教学重点。《出师表》作为一篇经典文言文,存之典册,粲然于文苑,特别是蕴含其中的古仁人的理想主义情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一直为后世推崇。所以,将“感受诸葛亮忠君爱国的情怀”作为学习重难点。
二、说学情
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文言知识,能自主阅读、初步理解课文。对诸葛亮这个历史人物并不陌生,但大多仅限于神机妙算的智者形象。而在《出师表》铿锵振响、慷慨深沉的文字之中,渗透着的是诸葛亮的拳拳之心,对这一点,学生并没有深刻感悟,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以及本课的实况和学生的实际,特制定以下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从而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语言运用:借助注释与已有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事,以情动人的写法。
思维能力: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及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审美创造: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色,提高审美品味;培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感受奏表的艺术特点。
四、说教法学法
朗读法、合作讨论法、点拨归纳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曾经学过一首杜甫的诗叫做《蜀相》,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首诗的内容:“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你知道题目中的蜀相与内容中的丞相说的是谁吗?(诸葛亮。)尾联一句“出师未捷身先死”正是诸葛亮《出师表》的概括,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出师表》。
(设计意图:回顾旧知,学生在以前曾经学过杜甫缅怀诸葛亮的诗作《蜀相》,铺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感知背景
表:古代的一种文体,是臣子给君主上的奏章。“出师表”是出兵打仗前,主帅给君主上的奏章。或表明精忠报国之心,或献攻略之策。历来以战名世者甚众,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