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设计33
- 资源简介:
约3450字。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能够在学习中领会除弊纳谏在当时的积极意义和在今天的借鉴意义。
语言运用:掌握文中的重要词语和特殊句式,结合注释以及积累的文言知识,疏通文义。了解设喻说理,巧妙讽谏的论说技巧。
思维能力:能够分析邹忌和齐王两个人物的形象,体会本文辩丽横肆,气势纵横的语言艺术。
审美创造:学习邹忌为了国家利益而勇于讽谏的品质和齐王广开言路、勇于改变的大度胸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代君主若想成就一番霸业,身边没有几位敢进谏言的大臣是不成的。而劝谏能否奏效,一要看做君王的是否贤明,二要看谏者是否注意了进谏的艺术,使“良药”既“爽于口”,又“利于病”。战国时齐威王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而这位以雄辩著称的谋臣的讽谏之法更是令人叫绝。今天,我们就来欣赏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品,了解相关文学常识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邹忌:齐国的谋臣,历事桓公、威王、宣王三朝,以敢于进谏和善辩著称。邹忌不仅是一个能言善辩的雄辩家,也是一名十分有远见的政治家。
齐威王:先秦齐国一个很有作为的君王。据史载,他继位之初,好为淫乐,不理政事,结果“百官荒废,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后期励精图治,修明政治,齐国大治。
目标导学二:阅读全文,初步感知文义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修:长,这里指身高。 昳丽:光艳美丽。 朝服衣冠:早晨穿戴好衣帽。 窥镜:照镜子。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体容貌光艳美丽。(一天)早晨,邹忌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他的妻子说:“您美丽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