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2600字。
《定风波》《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了解词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语言运用:学会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词作的异同点。
思维能力: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基调。
审美创造:了解词形式上和抒情上的特点,感知词在节奏、韵律上的美感。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贬到杭州,他说:“我本无家更安住,故乡无此好山湖。”
贬到黄州,他说:“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贬到惠州,他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贬到海南,他说:“九死南荒吾不悔,兹游奇绝冠平生。”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定风波》
1.走近作者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2.朗读本词,把握内容。
(1)听范读,纠字音,把握节奏,自由朗读。
(2)用自己的话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
不要去听雨打到林叶的声音,不妨边吟诗长啸,边慢慢前行。手拄着竹杖,脚穿着草鞋,走起来比骑马还要轻快。怕什么风吹雨打?披着蓑衣,顶着风雨,漫步在崎岖的人生路途上,这是自己平生经历惯了的。
寒冷的春风吹醒酒意,身上感到一股寒意,山头夕阳西下,给自己送来一点暖意。回望刚才走过的萧瑟处(偏向于心理精神上),所谓的风雨都已经无所谓了!
3.品读本词,赏析语言美。
(1)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来。“何妨”二字透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