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4 16:29:4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010字。

  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监考员将答题卡按顺序收回,装袋整理;试题不回收。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记者:《红楼梦》是一部经典小说,它被置放在一个非常高的地位,甚至与民族的文化自信联系在一起,您认为呢?
  张庆善:伟大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的名字,就是一个民族的自豪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对增强民族的凝聚力、自信力有着重要作用。曹雪芹与《红楼梦》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世界文学史上,《红楼梦》与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共同矗立在世界文学的顶峰。《红楼梦》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看到了这一点,你就走进了《红楼梦》的艺术世界。
  记者:今天的年轻人,应从什么价值角度来读《红楼梦》?
  张庆善:我认为欣赏、审美、感悟,是年轻人阅读《红楼梦》的主要追求。首先要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文学作品阅读,而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是不是映射当时的政治,甚至将其当成了“清宫秘史”,这些都是不正确的。其次,对当代读者来讲,伟大文学经典给予你的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有两点,即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阅读《红楼梦》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社会、对人生,对人情世故的认识,可以提高你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当然,也不要把《红楼梦》仅仅看作是一部爱情小说,尽管它描写了缠绵的爱情故事。
  (摘编自《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谈<红楼梦>:一幅完备的社会历史画卷》)
  材料二: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尽管来自多方面,但不可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来源。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文化自信视域下的《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正是摆在我们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庆善认为《红楼梦》讲述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女子们的悲剧是对我们民族灵魂的深刻投射,这是它经久不衰的根本原因。
  B. 《红楼梦》是一部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成的作品,青年人不要一味去猜测、猎奇,而应把它当作一部映射当时政治的作品来探究。
  C. 今日,文化自信已成为我们的主流意识形态,文化自信的底气来自多个方面,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来源。
  D. 《红楼梦》是民族的骄傲和民族精神的象征,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读懂《红楼梦》,就会进一步了解中国,读懂中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楼梦》是了解封建社会、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窗子;是中华民族的自豪,是矗立于世界文学顶峰的作品之一。
  B. 基于《红楼梦》在推动文化自信方面的重要价值,《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是当下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C. 《红楼梦》不能缺席中外文化交流,只要让《红楼梦》“走出去”,就会得到更多海外读者的喜爱、肯定和认同。
  D. 《红楼梦》当代传播呈现出的多元性趋势给红学研究者提出了新的挑战,红学研究应当与时俱进,不断更新。
  3. 下列对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论述,在逻辑上逐层递进,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 材料从三个层面分析《红楼梦》的传播策略,分别是使其“融进去”“活起来”和“走出去”。
  C. 材料第三段引用习近平的话,论证了“要让传统文化‘活起来’,为文化自信厚植底韵”的观点。
  D. 材料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举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关于《红楼梦》的评价来证明观点
  4. 请根据两则材料内容,概括《红楼梦》在当代的价值。
  5.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如何发挥《红楼梦》这部小说的重要作用?请结合材料及自己的阅读实践,谈谈你的看法。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采访和论述,探讨了《红楼梦》在当代的价值及其对文化自信的影响。材料一通过采访张庆善,强调《红楼梦》在文学和文化层面的深远影响,指出其对民族精神和审美情趣的提升作用。材料二则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提出了《红楼梦》当代传播的策略,包括“融进去”、“活起来”和“走出去”,以期增强文化自信。整体来看,文章逻辑清晰,论证有力,强调了经典文学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和传播路径。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红楼梦》讲述的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是对我们民族灵魂的深刻投射”错误。由原文“《红楼梦》为人们描绘出一幅广阔的社会历史画卷,讲述了一个贵族家庭的衰落和贾宝玉及年轻女子们的悲剧,充分表达了作者曹雪芹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这种对民族心灵的深刻投射,正是《红楼梦》200多年来为何一直打动人心,让人产生心灵共鸣的根本原因”可知,对民族灵魂的投射的本质应该是“对美被毁灭的悲愤”,“贵族家庭的衰落和年轻人的悲剧”只是具体表现。
  B.“而应把它当作一部映射当时政治的作品来探究”错,原文为“要把《红楼梦》当成一部文学作品阅读,而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是不是映射当时的政治”,可见应是不要总是去猎奇、猜测它是不是映射当时的政治。
  D.“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说法有误。原文是说“因此《红楼梦》及其红学不仅应该而且一定会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选项变未然为已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二十年后
  欧•亨利
  一名警察威风凛凛地沿着大路巡逻过去。这种威风是习惯性的,并非为了招摇,因为已是夜里将近十点钟,一阵阵寒风带着雨意,几乎把街上的行人都赶光了。
  这个警察人高马大、气派非凡,他的警棍舞出种种花样,挨门挨户地察看,不时警觉地瞧着平静的大道,那样子活像一尊和平的保护神。这一带没有多少夜市,你时不时可以看到烟铺或者通宵食品店的灯光,可是绝大部分的门面是属于大商号的,都早已关得严严的。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