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570字。
青海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短板,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首先,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和就业有巨大贡献。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全国农业及相关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6.24%。从农业食物系统价值链的角度上看,农业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以及对劳动力就业的贡献更大。农业现代化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来推动技术进步,这不仅会对农业部门产生积极影响,还会对其他部门产生溢出效应,推动国家整体技术进步。
其次,农业现代化有助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强农业生产力,改善农产品和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有效满足日益富裕的人口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保障中国14亿人口的整体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通过增加国内粮食生产来减少农产品进口,从而提高我国粮食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再次,农业现代化有助于实现共同富裕。农业现代化能够提高农业劳动者的劳动效率,提高农业及相关产业的价值,从而增加农民收入,这有助于减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更多低收入农业劳动者享受更多的经济成果。
最后,农业现代化有助于推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现代农业技术的集成,如精准农业、高效水管理和生态友好型耕作方法,使农民有能力优化资源利用、适应气候变化和建立抵御极端天气事件的能力,并减少碳排放,为减缓气候变化做出贡献。
从世界发达农业国家的实践上看,各国主要围绕加强农产品供给能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资源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主要目标,依据各自国家的农业资源禀赋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形成了以下经验:
一是大力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例如,以色列等气候干旱地区国家非常注重水利基础设施,荷兰、希腊等雨水充沛的欧盟国家也非常注重对灌溉等水利设施的投资。此外,发达农业国家也注重在农村地区建设和改善农业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提供可靠的农业电力和能源供应、建设农业存储和加工设施。
二是提高农业机械装备水平。例如,瑞典、法国、芬兰、德国每公顷耕地上的机械总动力是我国的6倍以上,我国农业机械动力水平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在1950年代左右就基本完成了种植业的基本机械化,在20世纪90年代后进一步向农业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
三是注重农业科研,包括加大对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例如,丹麦、德国、荷兰、法国、日本等国的农业研发支出占农业GDP的比重都超过4%,而我国相应的比重不足1%。此外,发达国家特别注重企业等私营部门参与农业研发。例如,美国私营部门对农业研发的投资约是公共投资的3倍,而我国农业研发的资金主要来自公共科研机构和高校,研发人员也主要集中在公共科研机构和高校。
(摘编自樊胜根、龙文进《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建设农业强国摆在重要位置,依靠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持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农业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巨大,农业现代化会对其他部门产生溢出效应,能够推动国家整体技术进步。
B.与世界发达农业国家的农业现代化程度相比,我们还有很多不足,因此我们应谦虚学习,借鉴其丰富经验,加快推进中国农业现代化。
C.美国私营部门对农业研发的投资约是公共投资的3倍,而我国农业研发的资金主要来自公共科研机构和高校,这正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落后的主要原因。
D.400多万个家庭农场、220多万家农民合作社开展规模经营,全国近一半的小农户被引入现代农业发展快车道,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论述了农业现代化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以及一些发达农业国家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
B.材料二首先客观指出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短板,然后再论述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不断迈上的新台阶。
C.材料一、材料二都运用了具体数据和现实事例论证观点,既增强了观点的说服力,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材料一按照总一分一总的结构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及全球农业现代化国家的实践经验两方面进行论述。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正加快构建”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以科技自立自强为动力,以设施和装备升级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要注重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全领域突破。
B.目前,我国农作物种源自给率超过95%,取得了杂交水稻、白羽肉鸡等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当家品种把握在自己手中。
C.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效率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完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激发产业转型升级活力。
D.吉林省10多年前,燕麦荞麦规模化加工企业不到20家,产值仅30亿元;如今,规模化加工企业有150多家,产值超200亿元,燕麦荞麦产业腾飞得益于体系不断完善。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4分)
5.为什么说农业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福贵与牛① 余华
(一)
我比现在年轻十岁的时候,获得了一个游手好闲的职业,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那一年的整个夏天,我如同一只乱飞的麻雀,游荡在知了和阳光充斥的村舍田野。我遇到那位名叫福贵的老人时,是夏天刚刚来到的季节。那天午后,我走到了一棵有着茂盛树叶的树下。我摘下草帽,从身后取过毛巾擦去脸上的汗水,身旁是一口在阳光下泛黄的池塘,我就靠着树干面对池塘坐了下来,紧接着我感到自己要睡觉了,就在青草上躺下来,把草帽盖住脸,枕着背包在树荫里闭上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