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河源市河源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5 19:54:38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33题,约18030字。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
  本试卷共8页,33小题,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 150分钟。答案须做在答卷上;选择题填涂须用2B铅笔,主观题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考试结束后只需交答卷。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滚烫的土地
  阎秀丽
  秋阳很毒,像针,扎在爹的脊背上。
  娘抬头看了看天,说:“歇一会儿吧,这日头忒毒,晒得人脱层皮。”
  爹没有言语,只是把镐头抡得更高了些,然后再使劲儿地落下。坚硬的山土在他的镐头下只是蹦出了一个亮晃晃的镐印,几块细碎的土坷垃蹦在他裸着的胸膛和脸上,和脸上的汗珠混合在一起,变成浑浊的小溪淌下来。
  娘便生了气,叨咕着说:“非得刨那点儿地,不知道能种几粒粮食!”
  爹回了头,擦了把汗,眼睛一横,说:“你懂啥,这片小山包荒着也是荒着,我刨出来就能有用,要不种地,要不栽几棵树,咋了!”
  娘说:“咱家的粮食也不是不够吃,你费那大劲儿刨这点儿地有啥用!乐意干你干!”
  我在旁边看了看爹,娘能扔镐头耍脾气,我可不敢。爹那火爆脾气,不敢拿我娘撒气,要是有个不小心,那火准定得烧到我身上。
  爹头也没抬,只是把手里的镐头更加用力地刨下去。
  我心里是极不愿意爹到处“开荒”的行为,但是我不敢反抗。
  爹的工作在县上,机关里一个科室的科长,是村里人人羡慕的“公家人”。
  周六回家,爹换上一身旧衣裳,扛了镐头就往山里走,娘阻拦不住。村里人也说,不值当,吃公家饭的,还差那点儿地?正儿八经的庄稼人都没人弄。
  为这,爹和娘吵了一架。
  娘没有去地里,爹也没有喊我,一个人扛着镐头下了地。
  娘并没有想象的清闲,反而在家里走来走去。把地扫了一遍又一遍,屋里的那几件简陋的家具,也被娘擦得泛了光,映着娘有些魂不守舍的神情。并且时不时地扒着后门,一遍又一遍地望着爹去干活的山沟沟。
  我心想,再怎么望,也看不到那个小山包,何况是一个人。
  到了中午,爹还是没有回来,娘让我去地里看看,喊爹回来吃饭。我有些不情愿,又不敢违拗娘的意思,只能慢腾腾地向着那山沟走去。
  太阳火辣辣地悬在正空,不知名的虫儿有气无力地嘶鸣着,连风都是热的。我心里暗暗气着,这么热的天,不好好在家待着,拐带得我也跟着遭罪,刨了那点山边子,还能富了?
  气归气,还得去,这么热的天,爹要是中暑了,那可就糟了。
  我到了山沟处,远远地就看见爹抡着镐头,高高地举起,重重地落下。镐头落下的时候,他的身体弯成了一把苍劲的弓,站起身抡镐头的时候,身体微微向后仰着,和手里的镐头成了一个别样的剪影,像一棵山崖上虬枝百结的老松。阳光从他的背上洒下来,在爹重复的动作里,纷纷地跳跃不停。
  我心头一热,赶紧走到爹的跟前,喊了一声,把手里的一瓶水递给他。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咕嘟咕嘟”一口气就把一瓶水喝了个干干净净,嘟囔出一句话:“这天,真要命,咦?你咋来了?”
  “娘让你回去吃饭。”
  “不急,我先把这块儿刨完了再回。”
  我靠在一棵树的树荫下,懒洋洋地看着两只蚂蚁爬来爬去。爹抹了一把嘴,又拿起了那把镐头。
  “别刨了,就那点儿山边子地,种啥也长不出好庄稼来。”放羊的张老歪抱着一个鞭子,从山的另一边赶着羊群过来,蹲在离我爹不远的一块石头上说。
  “你是白当了一辈子的庄稼人。地是通人性的,你懒了,地也懒了;你勤了,地就勤,它不亏待你,你得信得着这儿。”爹指了指自己的心口说,“心里装着啥,地上就长啥。”张老歪点点头又摇摇头说:“话虽在理,不过你看,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家里的那几块地都撂荒了,你还开荒!你信不信,等将来你不在了,刨出来的地还得撂荒,图个啥!”
  “人哪,是地养着呢,就是死了,也得埋在地里,还能给你悬到半空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爹跟娘吵架后,娘在家看似忙碌的行为、魂不守舍的神情和扒着后门一遍遍张望的动作里,包含着对爹的怨恨,更有担心和牵挂。
  B. 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喊爹吃饭的情节,写出了我内心的不情愿,为最后写“我的心也变得通透起来”这一发展转变做了铺垫。
  C. 在爹的心里,“地是通人性的”,“你得信得着这儿”,这既有对土地的信任,又有对土地的依恋,更体现了爹独到的处世哲学。
  D. 文中的“浑然一体”一词将爹、镐头和大地三者紧紧地连接在一起,生动贴切地写出爹在山沟劳作的场景,两次使用,意蕴深刻。
  2.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多处描写天气的炎热,不仅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也烘托了爹的形象,同时都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
  B. 小说语言形象生动又不失质朴,如“叨咕”“拐带”“嘟囔”等口语化词汇,既符合人物的心理特点,又展示出浓郁的生活气息。
  C. 小说写张老歪与爹的对话,表现了二人对土地都饱含深情,但认识不同,衬托了爹对人与土地关系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化了小说主题。
  D. 小说主要采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叙述故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亲切,同时便于表现我对爹刨地看法的转变。
  3. 小说多次写到“抡镐头”这一细节,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包含着对爹的怨恨”错,体现了娘对爹的牵挂和担心;
  B.“做了铺垫”错,“内心的不情愿”不能为后文做铺垫;
  C.“处世哲学”错,爹思考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A.“都暗示我和娘都不愿让爹到处开荒的心理”错,结尾处烘托我被爹对土地的执着和热爱感动,理解了他的做法。
  故选A。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1)分析形象上的作用
  二、古诗文阅读(本题共22小题,57分)
  (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论语》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
  “求,尔何如?”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