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37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8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科目,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6月17日,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航空母舰“福建舰”在江南造船厂顺利下水。“福建舰”是继“辽宁舰”与“山东舰”之后,中国拥有的第三艘航母。其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备有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就排水量而言,“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先于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号、英国的“伊丽莎白”级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相较于传统的滑跃式起飞方式,电磁弹射可以让战斗机满载燃料和弹药起飞,还可以满足大到运输机、预警机,小到无人机等各类机型在航母上的起飞条件。由于电磁弹射的研发难度高,此前只有美国掌握了这项技术,因此,“福建舰”的下水无疑掀开了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和远洋作战的新篇章。
(摘编自乐水《“福建舰”下水掀开中国海军航母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
电磁推进技术的原理早在19世纪初就已有人提出,后经过几十年的探索与研究,人们相继研制出了各种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发射装置或模型,但由于受相关研究领域技术的影响,上述模型的性能距工程实用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70年代以后,超大功率脉冲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使电磁发射技术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 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2.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福特”级和“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领先于俄罗斯的“库滋涅佐夫”号、英国的“伊丽莎白”级和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
B. 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主要有垂直/短距滑跑式、滑跃式和弹射式等起飞方式。英国“伊丽莎白”级航母的“海鸥”舰载机采用垂直/短距滑跑起飞方式,利用舰载机发动机推力矢量的控制起飞。
C. 电磁弹射器系统占用的空间小,而且能以更高的速度发射飞机。“福建舰”在国内首次应用了电磁弹射技术,使用电力推动战机起飞,直接促成了中国航母从滑跃起飞方式转变为电磁弹射起飞方式。
D. 电磁弹射起飞是采用电磁的能量来推动被弹射的物体向外运动,是航母舰载机的起飞新方式,但技术难度大。美国2013年下水的“福特”级航母因电磁弹射阻拦系统故障频发,目前没有作战能力。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列举了由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福建舰”所采用的科技亮点。该航母的顺利下水,标示着中国海军航母发展和远洋作战的水平达到了新高度。
B. 材料二简单梳理了电磁推进技术的发展脉络。在19世纪,人们虽然相继研制出各种电磁感应原理的直线发射装置或模型,但这些模型的性能距离工程实用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C. 材料三列举了国外现役航母固定翼舰载机的主要起飞方式,并对这三种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突出了电磁弹射系统和阻拦系统的优点。
D. 电磁弹射的研发难度很高,但是中国和美国已经掌握这项技术。我们相信,中国海军还会迎来更加先进的航空母舰,将大大增强中国保卫海疆和维护世界和平的能力。
4. 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航母“福建舰”的新科技特点。
5. 有网友认为:“‘福建舰’造价不菲,国家花那么多钱发展航母,还不如去改善民生”。请结合文中材料对上述说法进行点评,拟出评论要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超过美国海军的发展水平”说法错误,依据原文“越过了蒸汽弹射,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弯道超车般地追上了美国海军的发展脚步”可知,是“追上了”,而不是“超过”。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A.“‘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说法错误。依据原文“就排水量而言,‘福建舰’仅次于美国的……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头号常规动力航母”可知,该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城市里的蘑菇
卡尔维诺
风,从远方来到城市,带着不寻常的礼物,但只有少数敏感的人才察觉得到,像有花粉热毛病的人才会因为别处飘来的花粉而打喷嚏。
一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一阵夹带着孢子的风,于是蘑菇在市区街道的花坛上萌芽了。没有人发现,除了小工马可瓦尔多,他每天早上都在那里等电车。
这位马可瓦尔多对城市的生活不是很适应:广告招牌、红绿灯、橱窗、霓虹灯、海报,装腔作势地想吸引人注意,但是他就像行走在沙漠上似的从未停驻过目光。相反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