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960字。
安徽省宿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分值:150分 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游戏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载体,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游戏类型的多元、题材的多样与时空的无限性正为满足最广泛的用户需求提供契机,也为人类历史、文化与社会互动的记录与延伸创造着重要窗口。《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不仅在于高质量内容的打造,更在于其在全球化背景下,巧妙运用多主体、多平台、多维度的传播策略,实现文化的广泛传播与深度认同。
《黑神话:悟空》借助数字技术,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全球玩家熟悉的游戏语言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这种融合不仅表现在剧情和角色塑造上,还体现在对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形式、神话元素的还原与再创造上。该游戏的叙事和角色设计都吸收了大量中国文化,如正义、勇气、智慧与坚持等元素。当然,该游戏对中国文化的吸收远不止这些,还包括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道德伦理等方面。
文化的再现与创新相辅相成。游戏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设计游戏的画面美术风格,利用空间计算技术,扫描真实的寺庙、佛像、森林、岩石等,制作既具有浓厚东方色彩、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逼真物体、建筑和景观图形,实现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在数字层面的实时交互。
游戏避免机械搬运中国文化,而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创新性地演绎名著《西游记》,使其在游戏交互中获得新的解读,焕发出新的活力。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定位核心在于通过互动叙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化传播。游戏巧妙地将中国神话、历史文化与现代游戏技术相融合,创造出一个既具有强烈文化特征、又符合当代游戏玩家审美期待的作品。不同于传统故事一切围绕既定戏剧性时刻服务的叙事模式,互动叙事中为重大的戏剧性发展做出铺垫的不是互动叙事创作者,而是玩家本身;玩家在交互过程中逐步建立的戏剧性上下文自然而然地塑造了这些关键性的发展。
传统文化离我们并不远,它就在现实生活里,就在游戏设计的每一处巧思里。《黑神话:悟空》精准的文化定位使其不仅在国内市场备受欢迎,在海外也引发了中国文化热潮。该游戏通过文化表达与全球传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竞争力。游戏开发团队以高度自觉的文化自信,打破以往文化输出的单一模式,采用多层次、多维度、多渠道的互动传播,将中国文化推向全球市场。
在全球化背景下,这款游戏不仅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更在于借助现代技术与互动叙事手段,探索让游戏“上手”“上心”的传播路径。通过文化互动产生的魅力,这款游戏“吸粉”无数,成功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为数字时代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范式。
(摘编自王强春《《黑神话:悟空》跨文化传播策略与路径研究》)
材料二:
从古典名著中走出的孙悟空,伴随游戏产业的发展。挣脱纸面和屏幕的束缚,纵横信息空间。詹金斯的“跨媒介叙事”概念指出:“一个跨媒体故事横跨多种媒体平台展现出来,其中每一个新文本都对整个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其理想形式是每一种媒体出色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不同媒体平台采用不同形式讲述的同一个故事,具有各自特点,内容之间又互相联系。游戏作为一种综合艺术,与各类跨媒介文本之间存在丰富的“超文本性”,耐人寻味。
1. 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游戏类型的多元化、题材的多样化与时空的无限性,满足了最广泛的用户需求,因此游戏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
B. 高质量内容的打造和在全球化背景下,运用多主体、多平台、多维度的跨文化传播策略实现文化的传播与认同,是《黑神话:悟空》取得成功的因素。
C. 借助数字技术,《黑神话:悟空》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全球玩家熟悉的游戏语言,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表达。比如,该游戏的叙事和角色设计蕴含着大量的中国文化。
D. 《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定位核心在于通过互动叙事,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互动叙事中为重大的戏剧性发展做出铺垫的是玩家,而非互动叙事创作者。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神话:悟空》精准的文化定位使其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热议,它通过文化表达与全球传播,展示出中国文化的自信与竞争力。
B. 孙悟空的故事被多种媒体平台讲述出来,每一个文本都对这一故事做出了独特而有价值的贡献,各有特点,内容之间又互相关联。
C. 《黑神话:悟空》中的故事只是借用西游背景和人物设定,情节全然原创。与原著毫无关联的故事意味着玩家完全无法预知故事结局,也因此对游戏叙事充满期待。
D. 《黑神话:悟空》创作团队通过数字科技,扫描复制真实的古建和文物,并进行数字还原,使得游戏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表现远超以往影视剧中的西游故事场景。
3. 下列不符合材料一所说的“文化的再现与创新”的一项是( )
A. 《黑神话:悟空》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设计游戏 画面美术风格,利用空间计算技术扫描真实的景观,实现虚拟世界与实体世界在数字层面的实时交互。
B. 利用VR技术可以重现古代过年的场景,让年轻人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到古代传统节日的氛围和乐趣。
C. 《国家宝藏》《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优质国风文化节目,引得年轻人“疯狂盖章”,解锁了传统文化IP的“流量密码”。
D. 基于端云协同的架构,某手机生产商重新构建了以AI为中心的原生智能系统,从内核到系统应用实现全面智能化。
4. 《黑神话:悟空》的成功为数字时代中国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哪些新思路?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黑神话:悟空》的成功,请分析两则材料侧重点的不同之处。
【解析】
【导语】材料一重点探讨了《黑神话:悟空》作为文化载体,如何通过现代游戏技术和多层次传播策略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全球传播。文章强调其多元化题材、互动叙事及精准文化定位,展示了中国文化自信和竞争力。材料二则侧重于《黑神话:悟空》在跨媒介叙事的创新与表现,详细描述了游戏如何通过原创情节和高科技手段再现西游故事的独特性与深度,体现了数字时代文化与技术融合的成功模式。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A.“因此”错误,原文先说“游戏作为一种现代文化载体,正在成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工具”,再介绍游戏的相关特点,两句话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属于强加因果。且“满足了最广泛的用户需求”说法错误, 原文表述为“为满足最广泛的用户需求提供契机”,此处曲解文意。
故选A。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宝黛共读《西厢记》
①且说宝玉自进花园以来,心满意足,再无别项可生贪求之心……谁想静中生烦恼,忽一日不自在起来,这也不好,那也不好,出来进去只是闷闷的。茗烟见他这样,因想与他开心,左思右想,皆是宝玉玩烦了的,不能开心,惟有这件,宝玉不曾看见过。想毕,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