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曹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356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子学”追求对先秦子学学术图景形成新的理解。旧的认识受《汉书•艺文志》“道统”叙事的影响,常特意将儒家尤其是孔子立于先秦学术的核心位置,民国以来的学者对此虽有所反思,但大部分人还是不自觉地沿袭该习惯,这具体反映在现代一些学者关于诸子学发展的历史描述中。比如,书籍目录多把孔子放在首位,似乎是以此标志子学的开启,然后为了脉络的连贯,继之以反儒的墨子和之后卫道的孟子,而年辈比他们都长的老子则被放在后面,与庄子组成一个单元,似乎他在诸子学发展上只代表一条副线。显然,老子在诸子学发展史中的独特位置没有得到人们应有的重视。
当然,这种将老子边缘化的做法可能是基于对老子年代的怀疑。但综合郭店简《老子》等出土文献和当前学界的主流判断,我们还是基本认同《史记》中的记载,认为老子就是孔子问礼的老子,是《道德经》的作者,传世的《道德经》与老子所作之书会有文本的差异,但是主体是一个。
而从根本上来看,这种忽视老子的现象其实是文化惯性使然。在独尊儒术的传统下,人们排列典籍已经习惯将儒家尤其是孔子放在优先位置,从最早的《汉书•艺文志》到现代的《四部备要》,其中关于子书的排列无不循此原则。而在文化史上,也逐渐积淀成了“孔老”合称的说法,其蕴含的其实也是一种先“孔”后“老”的偏见。但是,按年辈来讲,老应在孔前这才符合客观历史,那么上述说法中以孔为先显然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其价值立场简单来说便是道为儒辅、子为经辅。而在当下,“孔老”应该摆脱这一陈旧内涵,变成平等化、一体化的“孔老”,并以此作为中国文化的主体。
尤其是在诸子学发展史中,老子与孔子应得到一视同仁的看待,老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与价值必须被正视。首先,老子所传《道德经》是最早的“私家著述”(此就思想性意义上的著述而言,兵法、史传不在此列),而这种思想性的私家著述正是子学的核心特质,相比于“述而不作”的孔子,老子更能标志子学的开端。其次,“周文重建”是诸子时代的思想争论焦点,其根本问题在于文明重建的依据与路向之争,而老子最早对周文展开反思,这可以说是为诸子时代的论战拉开了序幕。最后,老子提出了“道”这一浑融博大的概念,其对于世界本原的独特理解与建构,为理解、包容百家间的争议提供了一个视角,庄子能超脱各家之争司马谈能发现各家“殊途”之“同归”、《淮南子》能融汇诸派立场,正因为他们都选择了“道”的视角。可以说,老子为学派间的融通开辟了空间,为思想的多样性提供了依据,他在子学开端时便给子学铺展了宏大的格局。综合以上方面,在诸子学领域,我们有必要改变孔先老后孔主老辅的旧认识,应充分认识到孔老齐等的地位。甚至参考“周孔”的说法,亦可谓之“老孔”在礼乐文化上,孔子承袭周公事业,故周先孔后,而子学发展史中,在孔子开展私学之前便已有老子体道乃至撰述,两者同样是前后相承,故亦可有老先孔后的排序。
(摘编自方勇《六论“新子学”》)
材料二:
从春秋战国到独尊儒术之前,是中华文化发展变迁的关键时期。其间所取得的思想突破,不仅深刻影响了后世学术与思想的发端和发展,更在代代传习中逐渐内化于中华文化传统与国民气质,而孔子正是这一时代的开启者和重要参与者。
与其他诸子不同,对孔子的推崇从子学时代之初就已然开始了。这背后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认为旧子学将孔子的地位放得过高,纠正这一错误认识是新子学当下的首要任务。
B.方勇认为“孔老”的排列顺序不符合客观历史,这种排序影响了后世学者的价值判断。
C.《七发》最早明确提出了“孔老”一词,它的创作时间能够佐证孔先老后的形成年代。
D.随着五斗米道和魏晋玄学的发展,东汉时期孔子和老子的形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化。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书籍目录的编排体现了学者对诸子学发展的态度和看法,研究者们要关注书籍的目录顺序。
B.如果没有老子为诸子学派间的融通提供的空间,庄子、司马谈等人可能难以有通透的见解。
C.探究孔老的排名问题要从历史的长时段来看,只探究子学时代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偏颇的。
D.学者们对孔老排名先后的问题争论不休,反映出历史上统治者在治国理念选择上的灵活性。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昔仲尼资大圣之才,当衰周之末,无受命之运,欲屈己以存道,贬身以救世。⋯⋯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三国)曹丕
B.经纬天地之谓文,截定祸乱之谓武。自古不兼斯二者而称圣人,未之有也。孔子所以祀于学者,礼有先圣先师故也。——(宋)司马光
C.自古功业,惟孔孟最大且久。时雍风动,今日百姓也没受用处,赖孔孟与之发挥,而尧、舜之业至今在。——(明)吕坤
D.孔子身后,异说蜂起,百家争鸣。有尊孔,有反孔。然而反孔的各派思想,终于不可大,不可久。——钱穆
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下面是《史记》的部分目录。请结合材料内容,简要分析司马迁对孔老排序的看法。(4分)
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
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
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
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
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
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
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管城笔坊
聂鑫森
古城书画界人,没有不知道“管城笔坊”的。一条僻静的街上,一个很小的门脸,一截短短的柜台,柜台上放着一长溜插满毛笔的竹笔筒。笔坊的主人总是不见,有顾客来了,喊一声:“有人吗?”
声音未逝,正在内间忙着做笔的主人,来不及解去围腰,就笑吟吟地走出来了。
这就是管城,六十岁刚过,一头白发,瘦精精的。掌柜、伙计、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