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5 17:08: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7770字。

  陕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写到“中国历史充满了悲剧,但中国人怕真正的悲剧,最终都会有一个大团圆,以博得情绪的安慰、心理的满足”。在元杂剧中,不是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冤屈,也不是没有惨绝人寰的杀戮,但连一丝光明的希望都不留的“真正的悲剧”确实很难找到。像莎士比亚式的“坏人得不到好报,善人也不一定能得到好报”的残酷的坦白,是元杂剧作家们根本不愿意为之的,他们往往会安排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结局。
  元杂剧大团圆结构模式的成因是什么呢?
  在中国封建社会,儒、道、释三教并存,最终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宗法”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伦理道德长期占统治地位。“和”是维护封建宗法的前提,“和”的思想在元杂剧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道家认为人的一言一行,都有鬼神记录和裁判,结果总是做善者降之以祥,做恶者降之以灾。佛家认为今生的苦难是前世造的孽,今生种善因,来世必得善果。这些学说在人们的身心打下了深刻烙印,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元杂剧中出现这种无往而不在的圆满之美,正是剧作家被民族的集体无意识俘虏的结果。中华民族是一个乐天的民族,元杂剧“大团圆”结构模式是国民乐观精神之体现,表达了对正义力量必胜的信念,但同时也是封建文人逃避现实,不敢正视现实的结果。
  元杂剧以折为单位,一本四折为通例。四折通常是开端、经过、高潮、结局。元杂剧的体例决定元杂剧在第四折必须给观众一个满意的交代,在高潮结束后戛然而止,对于戏剧来说是不完整的。不能归“圆”,对于观众来说,是留有遗憾的。这也就促使作家最后要创作一个“大团圆”结局。
  元代的统一出现了各族人民间空前的融合。统治者对人民的意识形态放松了控制,逐渐摆脱程朱理学的精神控制。蒙古统治者出于政治上的考虑采取了较为开明的文化政策,让一些反封建作品中的“大团圆”结构模式成为可能。元杂剧作家在新的文化因素影响下,打破了传统思想的束缚,创作出了一系列反对封建礼教的作品。如《西厢记》中崔莺莺、张生的结合,《墙头马上》中李千金和裴少俊的结合等,作家对这种“无媒苟合”的歌颂,在宋代是不敢想象的。
  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大都不仅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上著名的经济中心之一,《马可•波罗行纪》对元大都的繁华留下了充满羡慕的描绘。此外,北方中原地区的真定、太原和南方的扬州、建康等城市经济都十分活跃。元杂剧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必须执行它的教化功能,但作为戏剧不能忽略它娱乐的本质。《说文解字》释“戏”——“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战争时的角逐厮杀,演进为和平时的模仿娱乐。元杂剧作为一种戏曲形式,需要迎合兴起的市民阶层的口味。我国广大的人民受几千年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可能像古希腊人一样去欣赏《美狄亚》中母杀子的悲剧,也不可能像欧洲人一样喜欢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他们能接受的是《窦娥冤》《赵氏孤儿》中的“善恶终有报”,是才子佳人的大团圆式结尾。
  (摘编自崔美子《元杂剧大团圆结构模式的成因》)
  材料二:
  在中国古典戏剧文学中,不少剧本就其戏剧冲突来说是悲剧性的,但悲剧冲突的结果却常常被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包括王国维、鲁迅、胡适、朱光潜在内的许多学者都对这种“无往而不着此乐天之色彩”的大团圆结局持批判态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大团圆结构背后既有积极方面,如体现的乐观精神、对正义力量必胜的信念,也有消极因素,如反映出封建文人对现实的逃避。
  B.崔莺莺与张生、李千金与裴少俊的结合,打破了传统思想束缚,表现出反封建反礼教的一面,这在程朱理学盛行的宋代几乎不会出现。
  C.给戏剧加上一条“光明的尾巴”,成为中国古代戏剧创作者常用的创作方式,这样做虽有合理性,但也使戏剧的悲剧性被消解。
  D.中国古典戏剧具有的大团圆式结局引发极大的争议,这是伴随着近代以来西方悲剧理论的引入和对悲剧理论性研究的重视而出现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杂剧善恶有报的结局与西方莎士比亚式的戏剧的结尾并不同,但这不会影响到元杂剧艺术审美效果的表达。
  B.元朝统一后,工商业的发展使一些城市呈现空前的繁荣,《马可•波罗行纪》中的记载是元大都作为全国经济中心最有力的明证。
  C.王国维、鲁迅、朱光潜等学者对我国古典戏剧冲突结尾加上“光明的尾巴”的做法持批判的态度,但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其合理性。
  D.读者在阅读、欣赏戏剧《窦娥冤》的过程中,会深刻体验到怜悯、失望、无奈等情感,材料二认为,这些情感体验是悲剧性的重要表现。
  3.下列选项,不能用作论据论证中国古代戏剧大团圆结构的一项是(    )
  A.戏剧《长生殿》里李隆基被迫于马嵬坡赐死杨贵妃,却又在月宫与杨贵妃相会,奉天帝旨意永结夫妇。
  B.《桃花扇》中,侯方域和李香君经历了磨难后在南京栖霞山重逢,但一位道士的斥责让他们如梦初醒,最终一南一北修真学道去了。
  C.王国维指出:“始于悲者终于欢,始于离者终于合,始于困者终于亨……此亦吾国戏曲、小说之特质也。”
  D.戏剧《牡丹亭》中杜丽娘被封建礼教禁锢,死后变成鬼,得到冥王开恩,准其生还,最终得以与柳梦梅团圆。
  4.材料画线句中“哀而不伤”有什么含义?请结合《窦娥冤》相关内容进行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元杂剧中大团圆结构模式形成的原因。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海内存知己
  ①前天到医院去探望巴老。坐下不久,曹禺来了。这是我最近第二次在医院里看到他。一年来,几次与曹禺相遇都在巴金家里。他们是老朋友,谈起天来热烈而随便,海阔天空地说着许多事情。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话真是一种快乐。他们对谈,有时也争论。曹禺的耳朵不大好,戴着助听器也还要时时把头凑到巴金身边去,因此巴金说话时就比平常更放大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