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1499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对《侍坐》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乘之国:指拥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仍,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兵车的数目来计算。春秋时指中等诸侯国。
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诸侯一起朝见天子。
C.相: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
D.冠者:成年人,18岁以上的人。古时男子18岁行冠礼,就是成人了。
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迫近
B.吾与点也 与:赞成
C.如土委地 委:散落
D.如会同,端章甫 端:礼服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子路率尔(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而对曰 夫子哂(讥讽)之
B.且知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也 非曰能(能力)之
C.如其礼乐,以俟(等待)君子 吾与(赞同)点也
D.庖丁解牛(姓氏) 族(众)庖月更刀
4.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由也为之,比及三年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③非曰能之,愿学焉 ④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5.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不同的一句是( )
A.王之蔽甚矣。 B.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C.故王之不王,不为也。 D.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
B.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①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②吾其还也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高铁运行了大约40分钟左右,我们被“破例”允许到驾驶室参观。驾驶室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