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第八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6950字。
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一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分数: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儒道两家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相对独立、各具特色的文化传统,并逐渐形成了相辅相成的互补机制。
首先是儒家追求发展与道家倡导复归互补。儒家思想认为,社会和人性需要发展,通过后天的教育发展,才能充分地发挥其价值。但是儒家在注重人性的进步与发展时过于理想化,忽略了其中可能出现的人性的扭曲或错误的引导。这个时候,道家提出以“返朴归真”的思想来扭转这种理想出现偏差的情况,提出要保持人性中先天的淳朴天性和人与人之间的宁静祥和。但道家难以划清“复归”与“倒退”的界限,在追求本我回归的同时,却摒弃社会的发展,这也是相对偏执的。儒道互补并不是折中,而是在人性的进步与发展的同时追求“复归于朴”的状态,这样使得人性既能在发展中积累智慧,亦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本我的纯净自然。
其次是儒家讲究务实与道家倡导求虚互补。讲究务实是儒家的一大特点,人不仅生活在自然的世界中,也生活在社会中。社会中的人区别于禽兽之处在于人是遵守伦理规范的。孔子自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就是儒家的要求。儒家是注重现实主义的人学,而道家却往往超脱于现实。道家偏重于讲自然之道,把自然之道当作最根本的东西,而仁义之类的出现是由于自然之道的隐没,因此他们追求“返朴归真”。其途径常是将自己的身心调整到与自然合一的状态,如《庄子》中所描述的“坐忘”。道家推崇超越意识,向往将自我的精神从市井中解放,以此来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在时代不断演替的过程中,儒家不断地从道家借鉴哲学思想,道家为了与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也一直向儒家学习处世思想。虚实互补,在追求务实的同时,也将人们的思想境界提高到超脱于世俗的境界,这便形成了中国独有的哲学精神。
最后是儒家追求阳刚与道家倡导贵柔互补。儒家所倡导的人文精神是刚毅进取的,其“仁以为己任”“死而后已”的人生态度,“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理想等,无不透露出儒家的阳刚之气。尽管儒家也有刚柔调和、阴阳互补之说法、但实际上儒家思想中仍然是将以刚主柔、以阳制阴之道作为主导的。而较之于儒家之阳刚,道家更多的则是讲究谦和精神,推崇水德,以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为宗旨。老子提出“上善若水”,倡导水之阴柔及能包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儒家思想培养出一批批社会中流砥柱的同时,道家以其自然无为的人生态度熏陶出一批隐士或居于市井的文人,让他们自下而上地观察这个社会,发现社会的问题,使得社会的发展愈发稳定。儒家与道家的联系便如阴阳乾坤一般,互补却不能替代,相关却不相同。
(摘编自崔雪茹、李明睿《儒道互补对古代文人的影响探析》)
材料二:
儒道互补之说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观念。所需注意的是,一些持道家主干说的论者之所谓儒道互补,是建立在道家之主导地位的基础上的,互补的方式主要是“以道补儒”,进而反映出儒学的道家化。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儒道互补话题,但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儒道各自的文化传:统、互补机制,后者侧重互补的方式目的。
B.材料一指出,儒家讲究务实,注重现实,道家倡导求虚,超脱于现实,两家互相借鉴,虚实互补,最终提高了我们的思想境界。
C.材料一认为,儒家倡导刚毅进取,培养了许多社会的中流砥柱,而道家自然、无为的思想,熏陶出一些隐士或市井文人。
D.材料二指出,从哲学思维方式这一途径看,儒家完全是正面求解,道家则完全是以反求正,但两家一正一负是可以互补的。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道互补方式既然有“以道补儒”,从理论上讲,似乎也应该有“以儒补道”。
B.儒道互补可以以改造的此家思想解释彼家经典,故出现了两家各自代表人物。
C.儒家入世,道家避世,这为我们提供了进退取守皆可从容对待的精神调节剂。
D.儒家强调“文以载道”,道家强调“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但二者可相互补充。
3.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主体部分连用三组对比,多角度展现儒家与道家思想的差异性和互补性。
B.材料二第二段运用反问手法,肯定地回答了学界关于儒道互补研究的具体情况。
C.材料一末段用词严谨,如“无不”“尽管”“但”准确突出儒家追求阳刚的特点。
D.材料二末段采用总分式结构,先明确儒道互补有三种途径,然后逐一展开论证。
4.材料一观点明确,结构清晰,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5.儒道两家思想在互补的过程中体现出怎样的共同特征?请简要概括。
(二 )、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想念地坛(节选)
史铁生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