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下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4/5 16:00:0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040字。

  2025年高一春季入学考试
  语文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的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是无科学论,即明确强调“中国古代无科学”;另一种是有科学论,即明确强调“中国古代有科学”。
  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严复那里。被称为“精通西学第一人”的严复,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陆续将一些西学翻译介绍到中国。这就产生如何理解中学和西学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在严复看来,“所谓学,就是要通过大量的事实然后总结出结论来,才叫做学”。然而,在“中国古代,大家唯圣人之言是从,以圣人的是非为是非,根本就没有人从大量事实出发去总结出什么结论的事”,因此,“中国古代就无‘学’”。
  所谓“中国古代无科学论”,大致可归结为两条。一是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当然,断定中国古代无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是在假定西方古代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基础上得出的,否则,凭空讨论中国古代无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没有什么意义。二是中国古代不仅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且甚至没有构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关键元素。当然,他们之所以要断定中国古代不仅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而且甚至没有构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关键元素,目的是要回答“李约瑟难题”。
  在李约瑟看来,在“科学技术发明的许多重要方面”,古代中国人“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他认为,尽管“中国古代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存在弱点,但是,“并没有妨碍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涌现”,而且“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在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此外,他还认为,中国古代科学还有两个重要特征值得关注:一是“科学在中国早期社会中比在希腊或欧洲中古社会中更容易得到应用”;二是蕴含一种独特的自然观,即“有机的自然观”,这种自然观同“近代科学经过机械唯物论统治三个世纪之后被迫采纳的自然观非常相似”。显然,后一看法同爱因斯坦正好相反,或许因为与二者的专业背景不同密切相关。显然从生物化学的角度出发,会更多地看到“有机的自然观”的意义,从而认定中国古代有构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关键元素;但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就得出了“形式逻辑体系”缺失带来的判断。
  所谓“中国古代有科学论”,也大致可归结为两条:
  一是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其水平要远高于同时代的欧洲。这在李约瑟那里说得非常明确。在“李约瑟难题”中,中国古代科学的强盛是先决条件。正因为中国古代科学如此强盛,才引出了这个问题。他强调,在公元3世纪至13世纪之间,古代中国“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尤其在15世纪前,古代中国涌现“各种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其水平“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但近代自然科学却诞生在了欧洲。
  二是中国古代不仅具有构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关键元素,而且还具有某种超前性。例如,李约瑟强调,中国古代科学蕴含一种“有机的自然观”,它有某种超前性,同“近代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复最早提出了“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的问题,并认为:在中国古代,“大家唯圣人之言是从”,所以根本就无“学”。
  B. “中国古代无科学论”者以中国古代没有近代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和构成近代自然科学的关键元素来回应“李约瑟难题”。
  C. 李约瑟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而且其发展水平要远高于同时代的欧洲,但是在理论和几何学方法体系方面存在弱点。
  D. 作者主张,两种论调的持有者都面临如何界定科学定义的问题,应该在区分科学概念种属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判断。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严复对照西学认定中国无“学”,因为他是按照西方近代科学的标准来界定科学概念的。
  B. 有学者断定中国古代无近代自然科学,是以西方古代有近代自然科学为前提作出的主张。
  C. 爱因斯坦从理论物理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中国古代无构成近代自然科学关键元素的判断。
  D. 和其他科学家一样,李约瑟也没对古代和近代科学的概念作出区分,从而没有实现超越。
  3. 下列对材料思路及其写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运用作比较的方法介绍了论辩双方的观点,这与《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相似。
  B. 对这场学术之争,材料在说明的基础上作出了议论,其题目则与这个思路有呼应。
  C. 从说明和议论的篇幅分配上来看,材料最后通过议论所提出的观点是为说明服务的。
  D. 材料对李约瑟观点的介绍尤为详细,是因为“李约瑟难题”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和要害。
  4. “李约瑟难题”是什么?请结合文本相关内容,用一复句完整复述该问题。
  5. 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吗?请结合后两段有关观点,展示你的推理过程。
  【解析】
  【导语】这篇文章探讨了关于中国古代有无科学 两种对立观点,分别从“无科学论”和“有科学论”出发,结合严复、李约瑟等学者的论述,分析了各自的论据和逻辑。文章结构清晰,先介绍两种观点,再通过具体学者的观点进行论证,最后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主张应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待科学,超越简单的有无之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严复最早提出了……问题”错,文中说“关于中国古代究竟有无科学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最早也许可以追溯到严复那里”,并非严复最早提出该问题。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二月(节选)【注】
  柔石
  六年前,萧涧秋和陶慕侃一起从杭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他们的感情非常好,可是毕业以后,因为志趣不同,就各走各路了。在这六年之中,萧涧秋风萍浪迹,跑过中国大部分的疆土。但终于厌倦了这样的生活,所以答应陶慕侃的聘请,回到浙江来。浙江本是他的故乡,可是他从小就死了父母,孑然一身,只跟着一位堂姊生活。不料,堂姊在他临毕业的一年也死去了。他在人间更加孤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