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知识梳理手册
- 资源简介:
约8230字。
第六单元——高一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梳理手册
10.1 劝学
基础知识
一、文言知识
通假字
輮以为轮(“輮”同“煣”,用火烘烤木材使之弯曲)
虽有槁暴(“有”同“又”,再)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同“智”,见识)
君子生非异也(“生”同“性”,天性)
一词多义
绝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横渡)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形容词,独一无二的,绝妙的)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形容词,与世隔绝的)
佛印绝类弥勒(副词,非常)
络绎不绝(动词,间断)
强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形容词,壮健,强盛)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名词,强劲有力的弓)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形容词,有余)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副词,勉强)
假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动词,借助)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副词,假装)
望
吾尝歧而望矣(动词,向远处看)
先达德隆望尊(名词,声望,名望)
闻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动词,听见)
博闻强识(名词,见闻,见识)
声闻于野(动词,传播)
于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表比较,可译为“比”)
青,取之于蓝(介词,可译为“从”)
善假于物也(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不译)
者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助词,表停顿)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代词,……的人)
子瑜者,亮兄瑾也(“……者,……也”结构,表判断)
而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连词,表并列)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连词,表因果)
吾尝跂而望矣(连词,表修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连词,表转折)
古今异义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声非加疾也(古义:劲疾。今义:疾病。)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比喻坏人的党羽。)
词类活用
(1)动词的活用
不积小流(动词作名词,水流)
(2)名词的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名词作状语,每日)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上”,向上;“下”,向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名词作动词,游泳)
(3)形容词的活用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
积善成德(形容词作名词,善事)
故木受绳则直(形容词作动词,变直)
句式积累
(1)判断句
不复挺者,揉使之然也(“……者,……也”表判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也”表判断)
(2)倒装句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即“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状语后置,即“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冰,水为之,而于水寒”)
二、常识积累
文化常识
君子:春秋时对贵族的通称。春秋末年,逐渐成为“有德者”的称谓。在儒家系统中,君子是“圣人之下,富有礼仪规范的人”。文中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蛟龙:蛟龙和龙都有强大的力量,但是有邪正之分。我国古代传说中,蛟龙在冰冷的水中潜藏五百年之后,能够羽化成龙,升天而去。
骐骥:骏马。骐,指有青黑色纹理的马。骥,指千里马。
跬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眭”,跨出两脚为“步”。
驾:一天的行程。
文学常识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