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4550字。
1 荷塘月色
本课话题 ——超然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现实中的作者郁闷哀愁,月下的作者借美景来安慰与慰藉自己的心灵,摆脱了这种郁闷哀愁,进入了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这是一种超然的心境。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洒脱是天上白云,风雨交加间舒卷如意;洒脱是晴空一鹤,云烟飞腾中扶摇直上;洒脱是扁舟一叶,寸心万里;洒脱是枫叶一片,层林尽染。云送钟声穿山去,月移塔影过江来。洒脱是一种宁静的淡然,是一种从容不迫的风度。洒脱是怅惘时的笑对春风,洒脱是失意时的喜揽秋月。洒脱是一蓑烟雨任平生,既然也无风雨也无晴,何妨吟啸且徐行呢!
阅读——文学中的典故
1.随遇而安,从容低调,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悠然生活。陶渊明看透朝中黑暗,毅然放弃荣华富贵的宫廷生活,归隐山中,怀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豪迈“采菊东篱下”,望着远处缓缓落下的夕阳,拭去额边的汗水,“悠然见南山”。他带着那份洒脱陶醉地生活在自己的桃花源中。
2.在李白的诗中,看到更多的是洒脱不羁的气质、傲视独立的人格,飞扬般洒脱。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壮志,千金散尽与君一醉的豪情,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豪迈。每一个字里,每一句话里,都是他洒脱的写照,也都蕴含着他清水出芙蓉的品性!
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东海。中学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在江苏、浙江一带教中学;1925年到清华大学任教,后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抗日战争爆发,随校南迁至昆明。由昆明返回北京后,继续任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北京解放前夕,患胃病辞世。
思想
主张 参加文学研究会,反对把文学作为消遣品,也反对把文学作为个人发泄牢骚的工具,主张文学为人生。
主要
作品 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杂文集《标准与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本文写于1927年7月,正值大革命失败之际。朱自清在青年时代曾参加过“五四”运动,向往过俄国十月革命,后来也投身过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中国革命处于低潮。朱自清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作家,他不满于反动派的血腥屠杀,但因受到阶级的局限,没有勇气正视血淋淋的现实,只能用消极态度表示不满和反抗,于是写出了此篇文章。
以情感人——抒情散文
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以空灵飘逸见长,着力点在
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最大特点就是“形散而神不散”。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来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以达到抒情的目的。
第1步读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
1.单音字
煤屑(xiè) 蓊郁(wěng) 弥望(mí)
点缀(zhuì) 羞涩(sè) 袅娜(niǎo)
宛然(wǎn) 酣眠(hān) 斑驳(bó)
嬉游(xī) 媛女(yuàn) 峭楞楞(léng)
鹢首(yì) 敛裾(jū) 纤腰(xiān)
惦着(diàn) 梵婀玲(fàn) 艳歌(yàn)
2.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荷hé荷塘hè荷枪实弹 娜nuó袅娜nà娜拉
浅qiǎn浅笑jiān流水浅浅 处chǔ独处chù于无声处
(2)语境辨析法
①小路很窄小,很幽深,曲(qū)曲(qū)折折,让人看不见前方的道路。从路旁的丛林中,传出悠悠的笛声,曲(qǔ)调优美,令人神往。
②新出的荷叶长满了池沼,荷叶茂密,层层叠叠;脉(mài)络清楚的叶子底下是脉(mò)脉(mò)的流水。
第2步写字形——奥妙无穷方块字
风 zī姿zì恣行无忌 幽pì僻躲bì避
树shāo梢shāo稍微 diàn惦记diān掂量
qiàn倩影liàng靓女 xī嬉游xī嘻皮笑脸
第3步用词语——送你一双慧眼
1.风致•风韵
二者都可形容“姿态美好”。“风致”指美好的容貌和举止,还可指风味、风趣,除此之外,还有风度、品格和情趣等语义;“风韵”除了指优美的姿态多用于女子外,还可指诗文书画的风格、韵味。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村庄连着袅袅娜娜的炊烟,炊烟连着清澈潺湲的溪流,溪流连着我那些似有若无的绮丽的梦想,远处的凤山显得更见________(风致/风韵)了。
(2)沈复在《浮生六记》中给世人呈现的不只是一个知己兼发妻的________(风致/风韵)女性,更是一幅在平淡生活中活出诗意与幸福的范本。
2.斑驳•斑斓
“斑驳”侧重于颜色、花纹相杂,不单纯,不统一,常形容旧壁、旧画;“斑斓”侧重于色彩错杂,灿烂多彩,常形容色彩。
请将正确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虽然奥朗则布妻子的陵墓造型设计与泰姬陵相仿,但是其规模、用料、魅力却远逊之,且许多墙壁已经________(斑驳/斑斓)不已,因此人们将这座陵墓称为“穷人版泰姬陵”。
(2)随着家庭装修越来越个性化,木门的色彩也变得越来越五彩________(斑驳/斑斓),根据自己的喜好将家里装修成自己喜欢的颜色,能够让家居生活的幸福感得到提升。
【答案】 1.(1)风致 (2)风韵 2.(1)斑驳 (2)斑斓
第4步辨熟语——于细微处细斟酌
请判断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1.皎洁的月光,将河面抹上了银色;布列于河畔的芦丛,蓊蓊郁郁的,隐约有些莹润的光泽闪现。(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上,片片茸茸灌木和小花,若美女身上的衣衫;堤坝上,碧绿凤尾竹,似少女的裙裾,随风摇曳,婀娜多姿。(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去年整个冬天,连绵的雾霾天气让城市总显得灰扑扑的,有些没精打采,印象中很少出现蓝天白云的景象。( )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蓊蓊郁郁:树木茂盛的样子。使用对象不正确。
2.× 婀娜多姿:婀娜,柔软而美好。形容女性姿态各异,轻盈柔美。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3.√ 没精打采:没有精神、不振作。多用来形容人表面的精神状态。用在此处符合语境。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认为难以解决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问题4
本文用细腻而真实的笔触,描写夜游荷塘所见,绘制出一幅醉人的月下荷塘美景图,勇敢而真诚地展现了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虽不满现实而又无法改变现实的无奈与苦闷的心路历程。同时,也流露出朱自清先生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
游踪(外线) 情感(内线)
一、阅读课文1~3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1.“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对应考点:理解分析文章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句话是本文的文眼,直接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境。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
2.作者是如何表现失眠的郁闷心情的?
[对应考点:文章中材料的详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是借助对“月亮”的描写表现夜已深。二是借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