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090字。《雷雨》导读是配合2008年江苏新高考选修历史方向的考生复习而编写的资料,会对考生针对加试题文学名著部分复习起到一定的帮助。
《雷雨》导读
李文章 整理
一、作者简介
曹禺(1910-1996),现、当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潜江,生于天津一没落的封建官僚家庭。曹禺作品的出现,标志了“五四”以来话剧创作上的新成就,不仅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推动了话剧创作水平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在长期的舞台考验中得到了人们普遍的爱好,一直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其中《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是曹禺在现代文学史、戏剧史上的杰出贡献,为现代文学剧本创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二、作品提要
《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舞台背景(周家的客厅、鲁家的住房)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它们的成员之间前后30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写出了那种不合理的关系所造成的罪恶和悲剧。它写的主要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周家,同时又写了直接受到掠夺和侮辱的鲁家。
30年前,周公馆的公子哥儿周朴园蹂躏侮辱了他家的侍女侍萍,并在第二个儿子(鲁大海)出生三天时抛弃了他们母子俩,走投无路、险些悲惨死去的侍萍只好委身嫁给贪婪、世故、猥琐、无耻的鲁贵;而30年后,又好象是鬼使神差,侍萍与周朴园再度相逢,而她与鲁贵的女儿四凤又在重蹈她30年前的覆辙,而这个“爱”着自己女儿的人偏偏又是她亲生的儿子周萍,周萍苍白、空虚而懦弱,他对同母异父的四凤的追求,只是想从与继母繁漪的乱伦关系中挣扎出来,填补空虚,寻找刺激的行为;蘩漪,原本是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的资产阶级女性,18年前被周朴园骗到周公馆,环境的禁锢使她变得乖戾、阴鸷和极端,可悲的是她深爱的儿子周冲与心仪的情人周萍这哥俩儿偏偏爱上了同一个人――四凤,利己主义的发条上产生的反抗力量并不能把她引导到一条幸福的道路上,却在捣毁着传统的秩序,促进着这个大家庭的溃败,四凤、周冲触电而死,周萍开枪自杀,自己与侍萍变成了疯子,而一心要确立“最圆满、最有秩序”的黑暗王国的周朴园只落得茕茕孓立、形影相吊的孤家寡人……
三、思想内容
曹禺一个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雷雨》不像当时有些左翼作家的剧作,它没有鲜红的色彩、高亢的革命音调和呼着革命口号的主人公。但是,它却在错综复杂的人物纠葛中反映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上层社会生活的腐烂和罪恶,以卓越的艺术才能深刻地描绘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图景,对于走向没落和死亡的阶级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抨击。
《雷雨》中主要人物的结局有的死,有的逃,有的疯,剧本的这种强烈的悲剧性不只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这正是《雷雨》这一名剧深刻的思想意义之所在。剧中的人物不多,但作家对主要人物形象都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和富有性格特征的对话,作了深刻的心理描绘,他们都有鲜明的个性,每一个人物都显示了他的作为社会人的丰富内容,以各自的遭遇和命运激动着人们的心弦。
周朴园表面“仁厚”、“正直”、有“教养”,实质伪善、庸俗、卑劣,对这样一个带有浓厚封建气息的资本家,作家给予了有力的揭露和批判;鲁贵是一个不识羞耻、趋炎附势的奴才,作家对其所投射的憎恨、厌恶非常鲜明;对于蘩漪和周萍,作家在强调形成其性格及命运悲剧的社会原因、着重控诉资产阶级生活方式对于人的摧残和损害的同时,对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