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写法探究——(照应、设置悬念、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95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5 15:54: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2890字。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写法探究——(照应、设置悬念、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
  2.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能够区分写实作品和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材分析】
  初中语文教材的选篇有许多经典作品,这些经典作品中运用丰富的写作手法,语文教材本身便是学生学习写作手法的例子。如照应手法在《紫藤萝瀑布》《白杨礼赞》《背影》《故乡》《猫》中均有体现;设置悬念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紫藤萝瀑布》《背影》《驿路梨花》等文章中均有涉及;欲扬先抑手法则在《阿长与<山海经>》《一棵小桃树》中特色鲜明;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在《“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孙权劝学》《走一步,再走一步》《社戏》《春》《三峡》等课文中均有体现。
  【考情分析】
  照应、设置悬念、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欲扬先抑,过去比较传统的考察方式是在阅读的最后一题中压轴出现。比较传统的考察方式不再赘述,随着学考的改革,这四种写作手法的考察也变得多样化。以2024年济南市各区一模二模试题为例,照应手法作为得分点考察5次,侧面描写4次,设置悬念2次,欲扬先抑一次。照应的设题方式有4种:在段落作用中考察照应;在选择题中考察照应;作为阅读小题中的得分点考察照应;在结构方面考察照应。侧面描写设题方式有3种:在赏析词句中考察侧面描写;在赏析句段中考察侧面描写,在选择题中考察侧面描写。设置悬念的设题方式有两种:在选择题中考察设置悬念;在标题作用中考察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手法,在今年一模、二模的模拟题中比较传统,结合情节考察欲扬先抑。从以上设题方式的变化可以看出,对于这四种写作手法的考察总体更加灵活,但传统的试题依然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写作手法。在选择题中加大对写作手法的考察,需要我们帮助学生去区分辨别不同的写作手法,真正理解不同写法的概念,并且熟练运用这些方法答题。
  【学情分析】
  写作手法是现代文阅读中比较有难度的题目,经过初一、初二两年的指导与训练,学生已经掌握了几种常见的构思与写作手法,比如对比、插叙、线索、托物言志等,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照应、设置悬念、欲扬先抑、正侧面描写这几种手法的了解还不够全面系统。
  2.没有形成相关手法的答题思路,在答题的准确度、规范性方面有待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明确照应、设置悬念、正侧面描写、欲扬先抑四种手法的概念,准确辨认相应手法。
  2.寻根课内,在经典例文中分析总结相关手法的类型、表达效果。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