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主观题”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中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72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25 8:00:1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4 总计:4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6040字。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之主观题
  【课标分析】
  1.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阅读新闻和说明性文章,能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获取主要信息。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考情分析】
  考查分值:
  两道选择题各3分,一道主观题6分,共12分。
  考点指向:
  客观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比较能力,难度较低;
  主观题主要考查提取、归纳、概括主要信息的能力,难度稍大。
  命题分析: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是最近几年被重视和考查的一种新的题型,它和以前语文综合运用考查中的“图文分析题”“材料分析题”等题型一脉相承,也可以说是由这种题型演变扩大而来的。可以预测,以后的中考这种考查形式会成为常态。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须多加强这种题型的训练。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多次在试卷上做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对非连续性文本也有一定的了解,但缺少系统的规律认识。学生对审题、寻找、筛选、提炼、概括等思维能力训练不够,所以需要针对性复习,巩固解题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
  1.明确非连续性文本的概念。
  2.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3.真题再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主观题常见考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方法。
  2.真题再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常见考点、题型及答题方法。
  【课时安排】共1课时
  【教学过程】
  【活动一】明确概念,理性认识
  1.什么是非连续性文本?
  非连续性文本,是相对于句子和段落组成的连续性文本而言的阅读材料,它往往围绕一个大话题,提供不同角度的阅读材料,呈现的文本以说明、议论性文字和图表为主,每则材料既各有侧重,又密切关联,合在一起表达一个共同的主题。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作为中考语文试卷中的考查重点,重在考查学生从阅读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非连续性文本的特点是什么?
  ①多种材料组成。
  ②强调各种文体的综合运用。
  【活动二】阅读方法,指引方向
  总结明确阅读非连文本的方法:
  1.读题干,明指令
  准确审清题干,明确问题指令,找准勾画筛选的方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