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学教研联片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质量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8000字。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甘肃省武威市第十六中学教研联片
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质量检测
一、(共32分)基础知识
1.(3分)请从下面书法作品中选取八个汉字用简笔楷书正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徜徉于桃花潭畔,没有rǒng杂的羁绊和束缚。【A】初夏的阳光有了些许暖意。尽管同属江南且毗邻而居,但我们踏上安徽土地,【B】青山绿水蓦然被午后的阳光镀上温暖的色彩。那风那水那景色被徽墨的儒香、徽商的智慧、黄梅戏的清新和古典诗词的儒雅熏染过,【C】显得那样雅静缱绻,悦目怡人。【D】但凡烙着地域元素和色彩的人文、物事、景致,都会成为一座古城、一个古村落唯美的韵脚,令人思幕。
D.文明是一种修养,这种修养是从日常生活的细节中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有时生活习惯中的细节才是一个人是否文明的最真实表现。
2.(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桃花潭畔 rǒng 杂 蓦 然
3.(2分)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4.(2分)文中“羁绊”的意思是 。
5.(2分)“总有一种新奇的感觉”一句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将它还原,应放在 处。(只填字母)
6.(3分)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糜子(mí) 延安(yán) 柳林铺(pù) 树梢(shāo)
B.心窝(wō) 白羊肚(dù) 油馍(mó) 脑畔(pàn)
C.肩膀(bǎng) 眼眶(kuāng) 登时(dēng) 赤卫军(chì)
D.气喘(chuǎn) 浪花(làng) 明镜(jìng) 高潮(cháo)
7.(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张校长不辞辛劳,三顾茅庐去看望生病在家休养的杨老师。
B.妈妈列举了许多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C.如果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D.老张一辈子都勤勤恳恳地工作着。
8.(3分)关于下面语段,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①诗歌是情感的抒发。②生活中的人,事,物,都可能触发我们的情感,将这种情感分行写出来,就有诗的模样了。③如果再适当融入联想和想象,就有诗的味道了。④写诗可以直抒胸臆,也可以借助具体可感的形象来抒发情志,更多的时候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A.第①句“诗歌是情感的抒发”中,“是”做谓语,主语是“诗歌”。
B.加点的词语中,“触发”是动词,“适当”是形容词,“直抒胸臆”和“抒发情志”分别是偏正短语和动宾短语。
C.第②句中画线的“生活中的人,事,物”标点使用有误,“人、事、物”之间应该用顿号。
D.语段中的第③句是一个假设关系复句。
9.(3分)对下面各句所用的主要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漫天里张着个灰色的幔,看不见太阳。
②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③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
④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为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
A.①比喻 ②拟人 ③拟人 ④反问
B.①借代 ②拟人 ③拟人 ④反问
C.①比喻 ②比喻 ③夸张 ④设问
D.①借代 ②比喻 ③对比 ④反问
10.(3分)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质都时时刻刻在运动着:这里在死亡,那里在生长……这里在建设,那里在破坏。
B.—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泥沙越积越厚。
C.这是什么道理呢?这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