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作文训练:写作运用——材多用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0780字。
中考作文命题比较表
题目 题干 立意方向
2013 《好奇》 23、好奇,指的是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到新奇,发生兴趣。有人对星空的奥秘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观察探究;有人对“小人国”的故事感到好奇,于是就去读《格列佛游记》;有人对身边的变化感到好奇,于是就去了解这变化的原因……好奇,会使你有很多新的发现,会使你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请以“好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情感、励志、历史文化等
2012 《少年风采》 23.“风采”指人美好的仪表举止和精神风貌。对于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们来说,举止大方、个性鲜明、积极向上……都是动人的风采。个人有个人的风采,群体也有群体的风采,家庭、学校、社会都是展示少年风采的舞台。请以“少年风采”为题目, 写一篇文章。
情感、励志、感悟
2011 《日积月累》 23.知识的丰富,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加深,习惯的养成……都需要天长日久地坚持,一点一滴地积累。请以“日积月累”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情感、励志、感悟
2010 《凝聚》 21.凝聚亲情,才会有幸福的家庭;凝聚友谊,才会有温馨的集体;凝聚爱心,才会有和谐的社会;凝聚智慧和力量,才能够战胜困难,实现理想……请以“凝聚”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情感、励志、感悟
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来看,基本保持命题作文不变,题干的形式依然是导语加题目式的,唯一变的就是题目,但是从变化中我们也探究出了不变的内涵,即立意是固定的。无论是《凝聚》《日积月累》,我们很容易把握其立意;还是《少年风采》《好奇》,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挖掘出同《凝聚》《日积月累》类似的立意。确定立意是写一篇文章的核心,既然我们可以从多个题目中挖掘出一个类似的立意,反过来,我们也可以从一个类似的立意发散出去,将一个立意扩散到其他多个题目中去。这就是一材多用的思想。
《好奇》 《魅力》
《少年风采》 《走过风雨》
《日积月累》 《摆渡》
《凝聚》 《温故知新》
中学阶段,我们平时的作文练习有很多,写过的作文也数不胜数。这些作文就是我们平时积累的题材。题材不同于素材。素材,指的是作者从现实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经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这些材料并不能都写入文章之中。但是,这种生活“素材”,如果经过我们的集中、提炼、加工和改造,并写入作品之后,即成为“题材”了。面对整理过的题材,我们如何在考场中恰当地运用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立意挖掘是恰当运用写作题材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挖掘题材中的立意呢?
示例一:
点亮自信的明灯
自卑的对立面是自信,自信就是自己信得过自己,自己看得起自己。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说:“自信是英雄主义的本质。”人们常常把自信比作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闸门、启动聪明才智的马达,这是很有道理的。
日本著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有一次参加一个比赛。在他前面有两位选手,在指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