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复习写作指导
- 资源简介:
约68760字。
第四部分 写作
考情概览 卷别 命题材料 命题主题 作文导向
2023年新课标Ⅰ卷 列举“好的故事”在不同情境和场合发挥的作用 故事是有力量的 关注自我,关心国家
2023年新课标Ⅱ卷 读写结合,具有思辨性。叙述了青少年希望有自己的空间这一想法 思考独处空间存在的意义 表达个人诉求,要有真情实感
2023年全国乙卷 具有思辨性。引用国家领导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 思考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国与国之间如何相处的问题 考查辩证思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3年全国甲卷 三元思辨型作文材料。讲述了“时间•技术•人”的关系 探究“时间•技术•人”之间的关系 站在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思考科技进步给人带来的影响
选材特点 1.立德树人,意在培根铸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有全国甲卷“可为与有为”、北京卷“论生逢其时”等作文题;2022年适逢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有新高考Ⅱ卷“选择•创造•未来”等作文题;2023年有新课标Ⅰ卷“好故事的力量”和全国乙卷的“一花和百花”,试题有机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些作文题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代息息相关,引导青年学生思考个人成长与时代、国家的深刻关联,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文化观,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文化浸润,体现融会贯通。2020年全国Ⅰ卷作文题“历史人物评说”、天津卷作文题“中国面孔”,2021年全国乙卷作文题“‘弓’‘矢’‘的’的启示”、新高考Ⅱ卷作文题“写人与做人”,2022年全国甲卷作文题“给匾额题名”,2023年天津卷作文题对周恩来“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副对联的思考,均注重以文育人,以文化人,引导考生坚定文化自信,既承载历史、传承历史,又对接现实、服务现实、开拓未来。
3.全面发展,落实素养渗透。2021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体育之效”,重在引导考生增强体质、健全人格、磨炼意志;2022年新高考Ⅰ卷作文题“本手、妙手、俗手”,引导考生筑牢根本,守正而后创新;2023年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安静一下不被打扰”,引导考生抒写“自我”的情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