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作文临阵磨枪训练题精粹
- 资源简介:
约6370字。
高考作文临阵磨枪训练题精粹
1. (2011年江西省九校高三联合考试)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路上拣到皮夹子、红绿灯下扶瞎子、上桥帮人推车子、公交车上让位子、放学后留在教室里“擦桌子”。这段文字概括了时下许多中小学生作文中的一种普遍现象。
有人认为这样的作文只会导致套话、空话、假话、废话连篇;也有人认为写作文适当虚构是一种艺术创造;有人认为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成功的关键,为人也如此;还有人认为……
你有什么看法?请据此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不少于7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指导】
首先,我们要明确作文的题型是材料作文。文题要求中,“你有什么看法”、“所写内容必须与给定的材料相关”表明考查的是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暗示了本文的最恰当文体是议论文。无论是就题中所给的几种看法中的某一种进行阐释,还是以自己生发的新观点来论证,比如“写作文既要适当虚构又要说真话抒真情”等,只要言之成理,切合材料,均可视作正确立意。
以“适当虚构是一种艺术创造”立论。“文学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学素材从社会生活中萃取,但编排情节不必拘泥于真人真事,正像鲁迅先生所说,“人物的模特儿也一样,没有专用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文学创作是允许虚构的。
以“说真话抒真情是作文成功的关键”立论。真情从生活的直接体验中来,也从阅读的间接体验中来,比如读巴金先生的《随想录》,总让我们感受到真情的流淌和发自心底的呼喊;再比如《琵琶行》之所以打动古今读者,绝不仅仅是因为它鲜明的艺术特色,还因为其间融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样的真情之语。
不管如何立论,都要注意议论文写作的层次感和论证的严密性,还要注意打造亮点,比如运用排比造势,运用比喻设问等增强作文的感染力,不仅以理服人,并且以情动人,做到情理交融。
2. (山东省高密市高三统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我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到太阳,我属于苍茫的蓝天,遥远的群山,烂漫的峡谷;
也有人说,在这广阔的世界,我有割不断的牵挂,我属于我的家人,我的朋友,我的故园;
还有人说,在这平凡的世界,有我最不一般的追求,我属于远大的理想,辉煌的未来;
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的一个地方,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样让他心有所属,情有所依,亲爱的同学,你又属于哪儿呢?
请以“我属于那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