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设计5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1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4 20:32:08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设计
  Sanjianke007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作者辛弃疾,知人论世;掌握鉴赏咏史怀古诗的相关理论;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
  用所学方法鉴赏咏史怀古诗;把握诗人寄寓的情感;把握诗人形象。
  3、情感目标:
  学习其精神品质;感受其人格魅力。  目标2、3为教学重点
  二、教学方法:
  1、诵读法。初步感知情感和诗人形象。
  2、问题教学法。以问题的发现解决拓展为主线,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
  3、点拨法 针对学生薄弱问题或重点问题适时加以点拨,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他眉如刀剑须如戈戟,凛然不可犯;他目光如炬亦如水,既有无限的柔情,又有无限的热情。他文才熠熠,即兴挥毫,为诗歌殿堂增添了许多光彩夺目的明珠。他武略雄雄,横刀立马,亲领数十名士兵深入敌营提回叛将首级;他政论汤汤,《美芹十论》,为南宋抗金复土构建了可行性框架。他就是侠气逼人,文才飞扬,人称词坛飞将的辛弃疾。斯人已逝,佳作尚存。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辛弃疾,走进他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探幽揽胜。
  (二)写作背景:
  辛弃疾从二十三岁南归,一直不受重视,二十六岁上《美芹十论》,提出抗金策略,又不被采纳。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辛弃疾将任东安抚司参议官。这时作者南归已八、九年了,却投闲置散,任了一介小官,一次,他登上建康的赏心亭,极目远望祖国的山川风物,百感交集,更加痛惜自己满怀壮志而老大无成,于是写下一首《水龙吟》词。一说此词于孝宗乾道四年至六年(1168—1170年)辛弃疾在建康任通判时所作。
  (三)诗题解析:
  “水龙吟”为词牌,“登建康赏心亭”点明地点事件,“登”字表明作者登高望远暗示词中运用借景抒情手法。
  (四)理论储备:
  咏史怀古诗常见手法
  1、抒情方式: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借古伤今;
  2、描写方式:化用典故;虚实结合;对比;衬托;
  3、修辞手法:比喻;拟人。
  (五)诵读感知:
  感知诗人寄寓情感,感知诗人鲜活形象
  (六)问题发现:
  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发现问题是攫取智慧的起始。那么,就让我们去发现问题攫取智慧吧!
  教师提醒:
  问题提出:可围绕手法、情感、人物等方面进行;
  组内讨论:组长做好问题的收集整理归纳,并指定展讲人员。
  同学们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问题:
  1.该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七)问题解决:
  既然发现问题是攫取智慧的起始,那么解决问题就是到了收获智慧的季节!
  1、独立思考,尝试作答;
  2、组内讨论,记录整理;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