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640字。
《雷雨》教案
山东省曲阜一中李士建邮箱:sjlqf@sina.
教学目标
1.了解戏剧作品的特点。
2.领会作品中个性化的对话语言对真实、鲜明地塑造人物形象所起的作用。
3.认识到具有典型意义的剥削阶级家庭的罪恶历史,从而认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罪恶与黑暗以及它的必然灭亡。
4.把握剧中周朴园的性格特征,了解鲁侍萍被侮辱被残害的根源,了解出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
教学时间
三、介绍戏剧常识
1、基本知识
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我们这里讲的戏剧实际上是剧本,它是文学体裁的一种。戏剧离不开戏剧冲突,它表现在人物性格的冲突上,具体表现为一系列的动作。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即台词) 和舞台说明。
按照不同的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不同种类:
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分为话剧如《雷雨》、歌剧如《白毛女》、舞剧如《丝路花雨》;
按剧情繁简和结构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如《雷雨》;
按题材所反映的时代分为历史剧如《屈原》、现代剧如《雷雨》;
按矛盾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如《屈原》、喜剧如《威尼斯商人》、正剧如《白毛女》
2、基本技能
鉴赏戏剧分两种情况:一是戏剧演出,一是戏剧剧本。戏剧演出主要涉及戏剧的语言、动作、表情,灯光、音乐、服装、道具、舞蹈,人物的上下场、关系、矛盾。戏剧剧本的欣赏主要抓故事的矛盾冲突,人物的语言和舞台说明。矛盾冲突应该分析矛盾的类型比如内部、外部矛盾,矛盾的属性比如阶级矛盾、家庭矛盾、爱情矛盾等,矛盾的发展变化;人物的语言主要分析人物的个性化语言和潜台词;舞台说明主要抓对人物动作、表情、服装、道具等的交代,把握人物形象和心理,同时,还要注意人物的上下场,进而把握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
四、听录音
五、分析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根据矛盾冲突的发展变化,划分故事情节
剧本的创作灵魂在于故事中人物的矛盾冲突处理,可能表现为某一人物与其他人物之间的冲突,有人把这种方式称之为外部冲突。也可能表现为人物自身的内心冲突,有人把它称为内部冲突。剧中人物的情节矛盾冲突的设计是多层面,立体性,全方位的.在不同的人物强烈的冲突与对撞中,故事的可看性,感受性,所要表达的东西在人物的冲突行为中才得以体现,矛盾冲突是戏剧真正的灵魂。
周朴园,虽曾留学德国,又是一个现代厂矿的董事长,但他的性格冷酷、自私,虚伪,在家庭里,却像一个黑暗王国的统治者。故事就围绕他而发生。30年前,他的家庭为了给他娶一个名门闺秀,硬是把他所爱的,并为他生了两个儿子的女佣侍萍逼走了。他以为她投河自尽。但是,她却为人所救,嫁给一个下层的佣人鲁贵。岂料,30年后,鲁贵不但在周家当差,而且,他们的女儿四凤又像她的母亲当初一样,来到周家作佣人。她同周家的大少爷周萍(周朴园和侍萍所生)相爱,并已有孕在身。但他们的爱情却带着内心的隐痛,因为周家年轻的太太繁漪,不肯放弃曾与她私通的周萍,而四凤却又要面对周家二少爷周冲(周朴园和繁漪所生)的爱情。侍萍由于寻找女儿来到周家,在这里,她最不愿看到的事发生了:她与周朴园再度重逢,而昔日之情却已覆水难收;女儿重蹈了她的覆辙,与其同母异父的哥哥相爱并已有了身孕;她的两个儿子周萍与鲁大海本是同根生,而今却因身份不同而水火难容;所有的人都蒙在鼓里,只有她知道,她感到老天太不公平了。当一切血缘的谜底被揭穿时,一场大悲剧发生了:四凤触电自杀了;周冲为救四凤也触电身亡;周萍开枪自尽;繁漪疯了;侍萍呆痴了。
分析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都以场面为基本单位,划分场面的依据,一般是主要人物的上下场或主要场景的转换。
第一部分:梅、周狭路相逢。(家庭内部冲突)
第二部分:鲁、周针锋相对。(社会阶级斗争)
六、体会戏剧语言
1、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表演进一步理解体验角色。
2、戏剧语言特点
高度个性化---丰富的潜台词---富于动作性---
3、个性化语言举例(周朴园、鲁侍萍性格分析)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鲁侍萍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谁指使你来的?
鲁侍萍(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那么,我们就这样解决了。我叫他下来,你看一看他,以后鲁家的人永远不许再到周家来。
鲁侍萍我希望这一生不要再见你。
周朴园(由内衣取出支票,签好)很好,这是一张五千块钱的支票,你可以先拿去用。算是弥补我一点罪过。
侍萍接过支票;把它撕了。
周朴园侍萍。
鲁侍萍我这些年的苦不是你拿钱算得清的。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4、潜台词分析
潜台词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潜台词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