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素材 / 高考专项素材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9/2 20:30:57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9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950字。

  202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 文言文阅读专题知识梳理
  知识梳理
  一、考查形式
  多以选择、简答的形式考查。一般考查实词、虚词、文言断句、古代文化常识、筛选概括信息、翻译等。
  二、知识讲解
  (一)五类常考实词
  1.通假字
  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1)通用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
  例:《烛之武退秦师》中“失其所与,不知”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这两个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现代一般认为“知”通“智”。
  (2)假借字:两个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时也可以借代。
  例:《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的读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义。“早”是本字,“蚤”是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
  (3)古今字:一个汉字(古字)原有几个意义,后为区别,另造一个新字(今字)来表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意义。
  例:《师说》中“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的“受”字是古字,“授”是今字。
  2.一词多义
  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道”的本义是“路途、道路”。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他意义。如“道”的引申义为“方向、方法、道理”。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现在属贬义词。
  3.古今异义
  古今异义是指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和用法不同的词语。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大致包括词意扩大、词意缩小、词意转移、词意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几种。
  (1)词义扩大:古义的范围小于今义。如“中国”,古义指“中原地区”,今义指“整个中国”。
  (2)词义缩小:古义的范围大于今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谷”,古义是粮食作物的总称,故有“五谷”“百谷”之说;今义在北方专指“小米”,在南方专指“稻谷”。
  (3)词义转移:词义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如“孙子膑脚”的“脚”,古义指“小腿”,今义专指“足”。
  (4)词义弱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强,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弱。如“羞”,古义是“羞愧,感到耻辱”,今义是“害羞,不好意思”。
  (5)词义强化: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语义较弱,现在表示的语义较强。如“宣言”,古义是“扬言”,今义是“宣告、声明”。
  (6)感情色彩变化:词语在使用过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