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上海高考语文二轮复习:文言文二+考情梳理+答题模板
- 资源简介:
约19740字。
2025年高三语文•二模冲刺
文言文专题(二)
课前测
《辋川图》①记
(元)刘因
①是图,唐、宋、金源诸画谱皆有评识者,谓惟李伯时《山庄》可以比之,□维平生得意画也。癸酉之春,予得观之。江山雄胜,草木润秀,使人徘徊抚卷而忘倦,浩然有结庐终焉之想,而不知秦之非吾土也。物之移人观者如是,而彼方以是自嬉者,固宜疲精极思而不知其劳也。
②呜呼!古人之于艺也,适意玩情而已矣。若画,则非如书计乐舞之可为修己治人之资,则又所不暇而不屑为者。魏晋以来,虽或为之,然而如阎立本②者,已知所以自耻矣。维以清才位通显,而天下复以高人目之。彼方偃然以前身画师自居,其人品已不足道。然使其移绘一水一石一草一木之精致,而思所以文其身,则亦不至于陷贼而不死,苟免而不耻,其紊乱错逆如是之甚也!岂其自负者固止于此,而不知世有大节,将处己于名臣乎?斯亦不足议者。
③予特以当时朝廷之所以享盛名,而豪贵之所以虚左而迎,亲王之所以师友而待者,则能诗能画、背主事贼之维辈也。如颜太师③之守孤城、倡大义,忠诚盖一世,遗烈振万古,则不知其作何状,其时事可知矣。后世论者,喜言文章以气为主,又喜言境因人胜。故朱子谓维诗虽清雅,亦萎弱少气骨。程子谓绿野堂④宜为后人所存,若王维庄,虽取而有之,可也。
④呜呼!人之大节一亏,百事涂地,凡可以为百世之甘棠⑤者,而人皆得以刍狗之。彼将以文艺高逸自名者,亦当以此自反也。
(有删削)
[注]①《辋川图》:唐代王维的画作。②阎立本:唐初著名画家。他曾经告诚他的孩子:“勿习此末技。”③颜太师:即颜真卿。安史之乱时,他起兵抵抗。④绿野堂:唐人裴度的别墅。裴度平定藩镇叛乱有功。⑤甘棠:指官吏值得称颂的政绩。
20.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岂 B.盖 C.然 D.且
2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本文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2分)
A.叙议结合 B.用典简明 C.托古讽今 D.诙谐夸张
22.请分析对比手法在第③段论述中的作用。(4分)
23.本文第②③段的议论衔接紧凑、层层深入,请就此加以分析。(3分)
24.刘因的同乡刘果读完本文后又查阅了《旧唐书•王维传》部分相关内容(见前一篇文言文),对刘因的观点不完全赞同,打算写一段话与刘因讨论,请你替刘果写下这段话(不必用文言写,不超过200字)。(4分)
……
上海高考文言文阅读指导
01 论述类文章特点
1、在论证方法上,多用引证、例证、对比论证。
2、鲜明的语体风格,多用排比、反问等修辞,有“赋”的风韵。
3、涉及的问题一般都是现实政治的反映。一个王朝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往往成为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的素材。他们思考和论证往事的得失,以史为鉴,为当朝和后代的统治者提供新的治国方针。
4、思想一般都是奉天法古,三纲五常,仁义道德等;争论的问题大多是人治和法治、德治和刑治、王道与霸道、民本主义和君主至上、尊贤和尊亲、义理和功利等。
5、儒家思想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紧密结合起来,强调“为政以德”,宣传“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伦理化的政治思想根深蒂固。
02 文章类别
1、游记往往先说明游览原因,或者游地名字的来源、所处位置、周围环境等等,接着写游览过程,对游地进行描写,后议论,发表看法。
五“何”——何人、何景、何情、何理、何特色
何人:人物身份、经历、性格等
何景:游览路径、大环境氛围、小环境特点等
何情:如何通过“景”、“事”来抒的什么情
何理:如何通过“景”、“事”来说的什么理
何特色: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语言运用、谋篇布局
游记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