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意分析)
- 资源简介:
约12970字。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语意分析)
【考情分析】
表达效果分析:角度+分析+效果
(如:①修辞角度,运用比喻,将……比作……,生动形象的表现…特点
②用词角度,“匍匐、跳、蹲、搅”这几个动词的使用,准确的描绘了黄河口的人们敲锣打鼓时的动作和状态,富有力量美和感染力)
知识清单:
语言常用:用词、句式、修辞、语体风格、语言特色、语气节奏、
内容:强调内容、逻辑顺序、陈述对象/主语/主体是否一致、
结构:语序句序、上下文结构/衔接协调、语境。
【方法指导】
考向一 数词、动词语意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在“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徜徉,我心疼于陶凤娇们二十多年肩挑手提超乎常人的辛苦。每年七月到九月,是她们最为忙碌的时候。她们必须在早上四五点钟开始起床,戴上斗笠,蒙着面纱,挑着四十棵每棵三斤多重营养袋的树苗共一百三十斤左右的担子,再带上十多斤的淡水和白天的口粮走向沙地。
她们的仇敌是沙子。她们要制服这个敌人。可是敌人哪有那么容易束手就擒的?趁着她们不停地在沙地上行走,沙子就会与她们的汗水混在一起,进入衣服内,攻击皮肤。要不了多久,她们的身体就会因沙子的摩擦破皮,继而引起红肿、发炎……为了对付沙子,她们经常在无人的地方集体赤身裸体,直到快回到近人烟处才再把衣服穿上。
我无端地想起了鲁迅先生的言辞:
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
这样的言辞,带有明显的启蒙气质革命意味,似乎并不适合她们。可是,没有什么言辞,比这两句话更适合她们的了。
1.(数量词、动词)文中“四十棵”“三斤多”、“一百三十斤”、“十多斤”、“蒙、挑、带、走”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多用数量词,“四十棵”“三斤多”“一百三十斤”“十多斤”等突出担子重,具体真实。
②多用动词,“戴”“蒙”“挑”“带”“走”等生动地突出了陶凤娇们种树的繁忙。
考向二 副词、叠词语意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令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
一天,刷子李收了个徒弟叫曹小三。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那天,曹小三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干活前,刷子李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被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①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②曹小三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