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咬文嚼句)
- 资源简介:
约17660字。
2025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语言文字运用(咬文嚼句)
【考情分析】
一、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二、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三、从结构作用的角度赏析句子。
一个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有承上启下、前后呼应、总结上文或总结全文等。我们应该抓住总领句、过渡句、总结句分析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四、从写作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艺术手法是作家在创作中为塑造艺术形象,表达审美情感时所运用的各种具体的表现手段,如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联想、想象、象征等。
五、从句式特点入手赏析句子。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六、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
准确把握内容及思想情感每个句子本身都可提炼出一定的内容,也有的饱含作者的某种思想情感。在赏析句子的答案中,内容及思想情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知识梳理】
掌握四组句式的特点和表达效果
(一)常式句与变式句
常式句就是按照汉语惯常的结构规律来组合的句子。变式句是为了突出强调某一方面的意思而改变了惯常的结构形式的句子。这里主要讲一讲变式句,因为变式句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常见的变式句有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状语前(后)置等几种。
先看第一个例子:
变式句: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朱自清《荷塘月色》)
这个句子就是变式句,属于定语后置类型。变换了句子的结构和顺序后,表达的效果显然不一样,把“没精打采”后置,是为了强调夜深人静,也是为了强调文中“我”的百无聊赖。这样一分析,语言的效果就凸显出来了。
我们将这个句子按照正常语序和结构复原一下:
常式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没精打采的路灯光,是渴睡人的眼。
显然,变为常式句后就没有原来句子的表达效果了。因为它没有要特别强调什么,只是在单纯地描摹景物;而且把修饰语“没精打采”放到了正常位置上,读起来反而不那么上口了,有一种拖沓冗长之感。
再看看状语前置或后置类型:
变式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徐志摩《再别康桥》)
这是一个状语前置的诗句,将“轻轻的”置于主语之前,打破了平衡,突破了沉闷,使诗句也显得活泼多姿。这就是打破正常语序后语言的魅力,让读者回味无穷。
变式句: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鲁迅《伤逝》)
这个句子中,作者将“为子君,为自己”这个状语后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