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巷》教学设计27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必修一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6/19 14:36: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830字。

  《雨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在情感形象的具体描述中理解其象征意义,借助想象入情入境,体会诗人情感。
  2、能力目标: 在训练朗读和揣摩诗句的活动中培养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情境美,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训练朗读,揣摩词句,感受诗中形象和情感。
  教学难点:
  分析丁香姑娘的象征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细雨如丝的江南,悠长寂寞的小巷,一把孤寂的油纸伞和着雨的叹息,撑出了一个青年诗人哀婉的心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戴望舒,与诗人一起去领略雨巷的风景,去追寻丁香姑娘的芬芳。
  二、作者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雨巷》最初发表在1928年《小说月报》上,反响很大,叶圣陶称《雨巷》“替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戴望舒也因此获得了“雨巷诗人”的称号。
  三、感知诗歌
  1、放录音(第一遍)。学生合上书本,静听。
  2、放录音(第二遍)。学生同时看书。
  3、听完录音,你体验到诗人表达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学生可能回答忧伤、痛苦、彷徨,冷漠、凄清、惆怅,充满愁绪和无奈……   
  【归纳】:我们感觉到这首诗很低沉、伤感,充满着愁绪和无奈。
  4、诗人在诗中流露出的基本感情,可称之为基调。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比较“低沉感伤”的,怎样才能读出这种感伤?   
  提示问:语速应该…… 语调应该……
  (缓慢,低沉。)
  5、请人起来尝试朗读
  6、教师示范朗读
  四、品味诗歌意象
  1、人物有哪几个?景物有哪几个?
  我、姑娘。  雨巷、油纸伞、篱墙、丁香。
  2、有哪几个意象?
  (1)第一个是油纸伞。这是件真实的雨具,作者并没有做过多具体的描写。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这样写的好处是一方面免得喧宾夺主,落俗套。另一方面又留下了雨打油伞的迷梦意境。因为油纸伞本身就具有复古、怀旧、神秘、迷蒙的特点。而且和雨巷很好地结合起来了。时间是在暮春,在寂寥的雨下,凭添了一份冷漠、凄清氛围,撑一伞风雨独立消魂的形象。把它放在独特的环境中就能产生奇特的意象。
  (2)第二个是雨巷。作者幼小时住在杭州大塔儿巷8号。他小学、中学走的都是长长的青石板路。这是种优美的意境。小巷本来就让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