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胡同文化》到家乡文化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870字。
四川省尹福泉名师鼎兴工作室献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课题名称
从《胡 同 文 化》到家乡文化
工作站名称 宜宾唐德贵工作站 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 四川省宜宾市南溪职业技术学校
授课班级 阿坝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019级计算机2班 授课时长 40分钟
授课类型 公共基础课 所属单元
或专题 拓展模块第一单元
使用教材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职语文拓展模块 总主编:倪文锦 于黔勋 主编:陆迎真
教材分析 中职语文教材拓展模块第四版第一单元是散文单元,让学生接受五千年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智慧的熏陶,并能从中有所感悟和获得启迪。《胡同文化》让大家感受了北京胡同“正南正北,正西正东”的布局特点,领略了老北京胡同文化的封闭形态、老北京人保守封闭的思想意识以及胡同文化的没落。
本节课通过学生对胡同文化的感受或启迪,引出对家乡文化的探索,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注重彰显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特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力争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习内容
1.就《胡同文化》就某一点谈感受。2.探索、展示家乡文化。3.评价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 学生能读懂课文内容,对散文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能力基础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搜集资料的能力。
素质基础 有一定的语言构建运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学习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等
学习目标 语言理解与应用 培养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能组织和准确概括、表达语言,培养学生写作能力
思维发展与提升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联想、想象等多种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信息加工等能力;能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
审美发现与鉴赏 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家乡的美、感受家乡的美,丰富审美体验,提升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
文化传承与参与 努力唤醒学生对文化的认知,对优秀文化的自信,参与文化传承的自觉;同时要唤醒学生能正确认识各种文化;培养学生对家乡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家乡的热爱,从而参与到保护家乡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学习重点 学生搜集、整理家乡文化,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表达家乡文化和展示家乡文化。
学习难点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联想、想象能力等多种思维能力,信息加工能力
教学资源 教材、相关素材、图片、影视、课件、多媒体等
二、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 讲授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法
学习路径 课前学习、课中学习、课后学习
三、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