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42
- 资源简介:
约2410字。
《荷花淀》
建议一采用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
* 教学过程建议
1.本文情节简单,结构明晰,写作视角独特,意境诗化纯美。作为课内自读课文,本文的教学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点拨设疑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通过摹拟、比较等赏析方法,借助品味人物对话和细节描写来引导学生深入揣摩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分析人物性格特征,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能力、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培养学生爱国情感的教学目标。
2.教师在教学时应结合阅读小说的一般方法,即根据小说特点,从环境描写、故事情节和典型人物三要素入手来理解主题。引导学生通过拟小标题,迅速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3.运用多媒体的声、画手段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感受如诗如画的景物之美,体会小说诗化的语言。
4.小说鉴赏采取“引疑-议疑-释疑”方式。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重点对景物描写和对话描写进行鉴赏讨论。
* 示例:
一、感知课文,理清结构
1.简要概述本文的故事情节。
2.全文已空行标明三部分,用简洁的语言给各部分加个恰当的小标题。
二、赏析课文
(一)赏析景物描写:(充分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
1.鉴赏课文第一部分的第1自然段、第3自然段;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最后一自然段。(重点赏析第1、3自然段,其他几段由学生完成。)
①听课文配乐朗诵,运用声、画手段创设情境。
②学生自由朗读,想象画面,体会其中意境。
③学生用自己的话描摹画面,并说一说听(读)这段文字后的感受。(温馨、宁静、和谐、安详)
④学生思考讨论:战争是残酷的,八年抗战,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作者却给我们描绘了如此恬静优美的环境,这合乎情理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
2.学生寻找类似景物描写的语段,品味作品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培养鉴赏能力。(学生分组讨论,自由发言,教师作点拨。)
3.朗读品味。
(二)鉴赏人物
从小说三要素看,本文是虚化的人物,淡化的情节,特定的环境。作品的主要人物是以水生嫂为代表的一群农村青年妇女,描写的是“群像对话”。
1.朗读后精讲“夫妻夜谈”,总结分析人物的方法。
①分角色朗读人物对话。
②抓对话中的重点词。如两处“笑”和“小声”,单音节词“谢”和“嗯”等;
③注意句中状语。如“总是”、“呆呆”等。
2.摹拟分析
①让学生改写水生夫妻对话并表演,让水生嫂用另一种口吻与丈夫对话,表现另一种个性。(多媒体投影,提供范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分析比较原文中的女人和改写后的女人性格及心理的异同,选出最适合水生嫂性格的一段对话。
②细细品读(听朗读录音或由学生分角色朗读)四个青年妇女商量探夫的话,分析她们的个性特点。(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三、品味创作
请添加第五个妇女,用一两段话展示她与原作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
四、课堂小结
五、课后作业
1.片段练习:要求围绕一个主题,写一段人物对话,要突出人物个性。
2.课后阅读孙犁的短篇小说《嘱咐》,理解其中的“水生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