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教案41
- 资源简介:
约8780字。
麻城职业技术教育集团 教师教育 部 语文 科教学设计模板
备课序号(节数):
课时: 二 主备人:盛杰 授课时间: 年 10月 日 星期
课题 荷花淀 授课人 盛杰 课型 讲读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领会生动优美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2. 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3. 领会《荷花淀》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及孙犁小说的艺术风格。
过程与方法 本课以学生讨论——学生陈述——教师明确为主要教学模式,贯穿师生互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认识,加强环保意识。
重点 1. 领会生动优美的景物描写的作用
2. 学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 教(学)具、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难点 领会《荷花淀》作为战争小说的独特之处。
关键 训练学生展开联想、想象,对小说进行分析鉴赏的能力,以及概括总结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学情
教学环节 教 学 内 容 师生活动 复 案
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是在教师引导下,将学生对荷花淀、作者及其作品风格等查询的结果进行课堂交流,并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反复品读、揣摩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小说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
一、课文导入
用王维的《山居秋暝 》导入课文: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唐代著名山水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 》中写道,“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苏轼赞扬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我们读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感到二者实在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感受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发生在荷花淀里的感人故事,学习白洋淀人民的优秀品质,品味孙犁小说的独特魅力。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