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对不起》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270字。
《老师,对不起》
【教学目标】
1、能够完整说出史国良苦寻老师的原因、经过与结果。
2、能够准确理解史国良道歉背后的道德勇气以及老师宽容背后的胸怀与教养。
3、能够初步理解并把握访谈的一些基本技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史国良苦寻老师三十年道歉的道德勇气与老师宽容背后的胸怀与教养。
难点:让学生明白访谈的一些准备与技巧。
【教学方法】
提问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许多时候,道歉是需要勇气的,这是因为凡是感觉困难的道歉,一定是给对方造成了重大的伤害的,我们即将见到一位勇敢地道歉者史国良,他苦苦寻找被他伤害的人三十年,最后终于当面道歉让自己的灵魂获得安宁。但相比于道歉者,宽容更显道德的崇高与灵魂的高贵,我们也即将看到一个高贵的教养者。这二者,都为我们今天的社会树立了人格的标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要达到上述的学习目的,我们只能借助倾听与交流的手段。另外,借此次学习的机会,希望大家能注意到访谈的一些方法与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二、背景介绍
中国真正的电视访谈节目起于中国中央电视台1996年3月16日创办的《实话实说》,《老师,对不起》是《实话实说》在2000年4月9日播出的一档节目。节目说的是忏悔与宽容的故事和话题,一位叫史国良的画家用了30年的时间去寻找以前在“文革”中被自己伤害过的老师。当年的老师出场后,学生哭着向老师下跪致歉,而当年的老师也眼含热泪、面带微笑原谅了自己的学生。作家冯骥才对此类事件进行总结时说:“没有宽容就没有忏悔。”
三、观看节目,完成如下问题
1、是谁在主持这个节目?在整个主持过程中,他插了多少次话?哪些插话是为了缓解受访者的压力或情绪,哪些插话是为了推进节目。
明确:崔永元一共主动插话23次,其中有一次是为了缓解史国良的激动情绪,最直接推动节目发展的插话有4次,这4次是让申老师出场,冯、宋二位发言,观众发言,总结陈述。
2、受访者是哪两个人?他们的关系是什么?史国良为何要向申世恩老师道歉?在史国良的叙述里,哪些细节触动了你,为什么?
明确:受访者是史国良与申世恩,他们是师生关系。在34年前,小学生的史国良向上级举报老师说了反动的话,结果老师遭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