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6000字。
弄潮儿·守财奴·丑石
——老葛朗台形象再认识
何宇昂
长期以来,对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历史课和政治课、语文课各说一套,互相抵触,致使有的学生这样发问:初中的社会发展史和高中的历史课说新生的资产阶级具有革命性、进步性,可是语文课分析到的每一个资产阶级分子都是大坏蛋;难道全由坏蛋组成的阶级还有革命性、进步性吗?像《守财奴》中的葛朗台老头难道也有革命性、进步性的一面吗?语文教师该怎么回答?我想略陈己见以备参考。
一、葛朗台老头是那个时代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人物
这一点,只从高中语文课本节选的内容中当然不能看出,但如果通读原著全文,则不难得出这个结论。
葛朗台老头是法国历史上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变革时代,由第三等级的一个箍桶匠发展成为一个大资产者暴发户的,他是19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由原始积累过渡到金融资本时代的资本家典型。无疑,他是那个资本主义新世界的新主人。在资产阶级革命浪潮席卷法兰西大地的时候,他是一个迎头赶上的弄潮儿。他在当时法律的框架或缝隙中,通过投机钻营巧取豪夺,贪婪而疯狂地攫取大量的动产和不动产,迅速成为索漠地区首富。但葛朗台老头却并非如同《死魂灵》中的没落贵族泼留希金一样把大批财富囤积起来任它们霉烂变质,而是以此为资本来同封建贵族较量,从而迫使那些当初骄横不可一世的第一等级的人物跑到一个箍桶匠面前俯首称臣谄媚卖乖;又以此为资本去组织资本主义的社会化生产参与市场竞争,成为市场经济中一个极具活力的因素。他具有经济学家 的头脑,深谙让金钱在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增殖的妙法。他具有大企业家的城府和远见,在市场竞争中,他“是只老虎,是条巨蟒,他会躺在那里,蹲在那里,把俘虏打量个半天,再扑上去,张开血盆大口的钱袋,倒进大量的金钱,然后安安宁宁地睡觉,好像一条蛇吃饱了东西,不动声色,冷静非凡。”(这多象当代国际金融巨子索罗斯的形象!)对他那项资本家的事业,他有着异乎寻常的精明强干和执著,以致能够在垂死之际立刻清醒过来理财。这一切,其动机当然不是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类,其手段也肯定不会全是光明正大高尚可誉的。可是,处于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它生产力的进步性就 伴随着这种道义上的无耻。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不就起因于开拓新殖民地吗?麦哲伦开辟新航线不 也发端于垂涎东方的财富吗?思格斯说:“在黑格尔那里,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这里有双重的意义,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必然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表现为对陈腐的、日渐衰亡的,但为习惯所崇奉的秩序的叛逆;另一方面,自阶级对立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因而,“道德上的愤怒,无论多么入情入理,经济学总不能把它看做证据。”(《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其实,这种评判人物着重其社会历史作用的思想,在最着重道德形象的中国儒学鼻祖孔子那里也早有先例。 《论语·子路》记载:当子路和子贡先后问及当时他们认为道德声誉很差的管仲是否“仁者”时,孔子立即应声而答:“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孔子为什么如此推重管仲?就是因为管仲“任政相齐,以区区之齐在海滨,通货积财,富国强兵。”(《史记·管晏列传》)虽然孔子也曾从道德的角度严厉批评过管仲:“管仲之器小哉!”“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均见《论语·八佾》)。
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分析到葛朗台老头这一类人物时,应当顾及作品的全篇及其全人.还必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既要指导学生认识“葛朗台这个虚伪、凶狠、爱财如命、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形象”(教材[预习提示]语),也要指导学生认识到他们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起过的客观作用。窃以为,这样分析,有助于提高青年学生对他们所面对的某些社会现实的积极面和消极面的正确认识水平。
二、葛朗台老头具有资产阶级的新道德
向来的论者,在分析到葛朗台老头这类人物时,都不忘引用《共产党宣言》中的两句话:“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 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然而,紧接在“它使人和人之间……”前的一个分句,却被许多论者有意无意地不予引用,这个分句是“资产阶级无情地斩断了把人们束缚于天然首长的形形色色的封建羁绊”。马克思、思格斯的论断无疑是极为准确而深刻的。而我们怎样才算是正确而全面地理解了这些话?即这些话对资产阶级是纯粹批判,还 是既有批判,又有褒扬?笔者认为,是后者而非前者。请看,“斩断……封建羁绊”,“撕下……面纱”,难道不具有反封建的进步意义?再说,在资产阶级登上社会历史舞台之前,被“面纱”掩盖着的家庭关系的实质内容是什么?是封建的宗法制、家长制。“纯粹的金钱关系”、“赤 裸裸的利害关系”、“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当然令人齿冷心寒,但它也能激发竞争逗人奋进从而使社会充满生机(迄今为止的资本主义发展史证明了这一点)。而封建宗法制、封建家长制压抑个性逼人麻木沉沦摧残社会生机的大量罪恶,恐怕不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