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20
- 资源简介:
约4290字。
《大堰河——我的保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学习、把握诗中的节奏和旋律,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提高审美能力。
3.认识本诗通过记事写人以及直抒胸臆的特点,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表现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分析人物形象,理清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验诗人对劳动人民真挚、热烈的感情以及对旧世界的仇恨和诅咒。2.学习排比、反复、对比等修辞手法在诗中的运用和作用。
难点:使学生感知作者包含在诗歌中的真情实感,体会作者用情作诗的方法和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
诵读——鉴赏——讨论分析——合作探究
四、学情分析:
这首诗是作者艾青的成名之作,也是他走向世界诗坛的起点,本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学生学习的难点是没有体验作者感情的生活积累,他们所学的历史常识相关的也不丰富,对作品的人物就难准确把握。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清诗的抒情结构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代表性诗篇除课文外,还有《光的赞歌》、《我爱这土地》、《给乌兰诺娃》、《礁石》等。
1932年,艾青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7月因为参加进步的美术活动而被捕,国民党政府以“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颠覆政府”罪判处艾青有期徒刑六年。被捕之后,狱中生活使他由绘画转向了新诗写作。《大堰河——我的保姆》就是这样诞生的。1933年1月的一天早晨,牢房阴冷,铁窗临风,窗外晓雪飞舞,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这位只有二十三岁的诗人,不禁想起了用乳汁把他养大的保姆,思念感激之情冲击着诗人的心。这是诗人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呈现给中国劳苦大众的一首赞美诗。它在《春光》杂志一卷三期上发表之后,立即轰动了全国,并受到了茅盾、胡风等文学前辈的好评。
(二)、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播放本诗朗读录音带,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
2.学生试读,除要求准确、清楚之外,还要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