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渐入佳境,经典持续高温——2008-2010年山东卷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解析与思考
- 资源简介:
约4190字。
探究渐入佳境 经典持续高温
——2008—2010年山东卷现代文阅读探究题解析与思考
昌乐一中 滕欣俭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考试说明》也把“探究”作为一种能力层级并提出了明确要求。我省高考语文卷探究题的设置始于2006年,题目是要求考生“谈谈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2007年的探究题目是要求考生“就人在孤绝环境中所采取的人生态度”和“不向厄运低头的人生态度”谈自己的看法,2008年的探究题目是要求考生谈“文章写作特色对你写作的启示”,2009年的探究题目是要求考生就文中的重要句子“谈谈对你的启发”和“联系中文的纯洁度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10年的探究题目是要求考生就小说的主要人物做出判断并作个性化解读和结合文本、新闻背景谈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相比较而言,开放性和层次感更强,在对考生分析能力和思辨能力提出要求的同时,更强调对考生个性化和有创意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新课标要求我们“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可见探究是语文学习所应培养的三大能力之一;新课标又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见探究又是语文学习的三大方式之一。
那么何谓探究?又如何解答探究类题目呢?这要从探究题考查的侧重点去思考,一般文本探究题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探究。
一、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
不同的角度指从广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从多侧面思考,明白其不同的含义。不同的层面指从深度上挖掘作品的丰富意蕴,回答时应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意思说清楚,说透彻。这里的角度是针对具体文本而言的,有的从内容角度,有的从手法角度,也有的从二者结合的角度进行探究的。
如08年山东卷文学类文本阅读张炜的《歌德之勺》的探究题是这样设题的: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突出特色?请结合文本,谈谈它对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能力和对作品进行个性化的探究能力。解答本题时,既要有对文章写作技巧的认识和分析,也要有自己的自由发挥,所以找到二者之间的结合点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由勺子谈起,进而有重大发现,以小见大,写法新颖。
【参考答案】 主要是以小见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