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复习:文言文阅读技巧专题训练
- 资源简介:
约3900字。
文言文阅读技巧专题训练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方法技巧(阅读的具体操作步骤)
1.先整体阅读,粗略地弄懂大意。(同时可先参看题干的最后一道文言内容表述题,可帮助你迅速弄懂原文内容大意)
2. 再转入精读文言阶段。可边读边划虚线以标出人物的姓名、字号,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官职的变迁情况等。要弄清楚人物事件的来龙去脉:是几件事,几个人;是一人一件事还是一人多件事还是一人多件事。还要弄清楚谁是主要人物(故事主人公),谁是次要人物,以及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
在进行阅读中对弄不懂的实词义,弄不懂的个别句,要学会“跳过去”(跳读法),不要在这里过多纠缠,以提高阅读做题速度。
千万要记住自己阅读串译时可参看最后内容情节文字表述题,它可以帮助你快速理解甚至翻译原文中难以理解的部分。
3. 转入细心做题阶段。做题时注意必须把题干句子带入原文中,仔细察看上下文语境,上下勾连,反复揣摩,以寻求正确答案。(代入验根法)
掌握利用技巧推断实词词义的方法做好第一题,要有文言知识迁移能力,要学会课内知识迁移到课外,课外知识运用到文言文本中。(知识迁移法)
从时间总量上讲,20分的“文言文阅读题”大体要用20分钟左右的时间去完成。考生一定要把轻“读”重“解”,变成重“读”轻“解”,用13分钟左右去“读”,7分钟左右去“解”。习惯于这样的阅读程序,大有裨益。
4.、掌握翻译的技巧。
文言文翻译要求字字落实,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翻译的步骤,首先要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数,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翻译时的标准是做到“信”、“达”、“雅”。 翻译的方法,大致可总结为“对”、“换”、“留”、“删”、“补”、“调”“析”七个字。
(1) 对,就是对译,逐字逐句落实。如:
郑 人使我 掌 其 北门之 管。
│ │││ │ │ │ │ │
郑国人让我掌管他们的北门的钥匙
(2) 换,就是用现代词语替换古代词语。如上句中的:使─让; 其─他们的;管─钥匙。
(3)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年号、政区名、典章制度及度量衡名称等,均不必翻译,原样保留。上例中的“人”、“我”、“北门”就是这样。
(4)删,就是删去文言文中某些虚词。有些文言虚词在句中只起其语法作用,在翻译时不必也不能落实,只要不影响语气,就可以删去。如:句首的状语词,在句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只起结构作用的助词,均可略去不译。
(5)补,就是补出文言文中的省略成分。
(6)调,就是调整语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在翻译时就要把这些倒置的成分调整过来,否则就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了。
(7)析,可以根据语境来推断,可以用词汇、成语联想法来分析,可以分析其语法结构来确定。
六.课堂演练、研讨典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要求15分钟,每道题3分,共12分)
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大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