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610个字。
《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设计
珙县洛表中学冯春
一、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是“三位一体”,互生共长的。而学生又是阅读对话活动关注的中心,必须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自主地与文本(作者)对话,去自行发现、自行构建文本的意义,这样他们才能学会阅读,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根据《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在教学中要充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起桥梁作用,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以便学生更好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了解文中的故事情节。
2、了解小说中刻画人物性格时运用的主要方法。
3.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和方法目标:
绘形写神,深入细致地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对人物作个性刻画的写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以金钱为中心的人与人的关系,批判极端的利己主义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难点:分析、评说人物形象及性格。
四、教法、学法:
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2、朗读分析法;3、启发式教学法;4、分组讨论法。
学法:1、自主学习法;2、合作探究法;3、归纳学习法。
五、课时安排:
两课时,本节课安排第二课时。
六、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内容:学生自读课文。谈阅读印象与初读感受。
第二课时
内容:四步阅读法,完成小说赏读。
(一)寻读,辨析主要人物。
亮点探究一:从标题上看,这篇小说写的是谁?(于勒)从小说的内容看,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吗?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1、讨论前,教师提示:如何判定一个人物是否为主要人物呢?有三个角度:首先看人物着墨的多少;其次看人物在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三看作家的创作意图。这种带着一个主问题进行阅读的方式叫做寻读,寻找发现,大家开始阅读,发现后做好记录,然后分组活动,并确定发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