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340字,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集备资料第一单元学案,对福建省第一轮高中教师很有参考价值。
选修《中国小说欣赏》集备资料
第一单元 历史与英雄
【单元预览】
中国小说产生以来,演绎历史和谱写英雄一直是绵延不衰的两个主题,其中的代表作就是本单元所选的两部小说《三国演义》和《水浒传》。让我们透过历史的天空,来领略古代英雄人物的古道热肠及沧海横流的本色。
本单元选取了两个小说片段:一为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献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的《曹操献刀》,一为选自《水浒传》第七十三回“黑旋风乔捉鬼 梁山泊双献头”的《李逵负荆》。两篇小说分别刻画了“托名汉相,实为汉贼”的奸雄形象——曹操和“有勇无谋,蛮横嗜杀”的草莽英雄形象——李逵。这两篇以正史为题材的小说,引领着我们重新抖落历史的尘埃,在喧嚣的历史时空里,与那些似乎已经沉睡的英雄豪杰对酒长吟,进行心灵的对话。同时也能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作为历史演义开篇之作的《三国演义》内容的丰厚和“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色;作为英雄传奇经典之篇的《水浒传》人物形象塑造“千人千样”的功夫和情节大多能够独立成章又谨严有序的结构特点。
【学习导航】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要对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两类小说的发展概貌有所了解,同时也要把握其主要特点。
罗贯中的小说《三国演义》,不是简单复述历史的“演义”,而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站在时代的立场上,以“演义”为出发点的“演史”;而所谓“演义”,在相当程度上又是罗贯中假于史事所表达的对历史的现实认识。因此,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实际上是借助于一个真实的历史框架,叙写或抒写了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我们与其说他写的是一部“通俗的历史教科书”,实不如说他写的是一部历史抒情诗。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成功的关键或许正在这里。
同是演绎历史,《水浒传》不象《三国演义》那样以帝王将相为中心,而是把梁山好汉这些草泽英雄推上了小说的舞台,描写了“乱自上作”、“官逼民反”的社会状况,显示了来自社会底层的人们试图改变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反抗精神。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恶人称霸、好人受欺的现象,普通人在恶势力的凌辱下往往也会义愤填膺,心有不甘,然人们大多自知无力抗衡而隐忍回避。粱山好汉则以其各自独特的个性、力量和情感仗义直行,酣畅淋漓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该出手时就出手”。这些事也正是普通人路见不平时内心想做的,因而这些人物的所作所为就给人们一种人生生命力自然舒张的快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和共鸣。《水浒传》描写的八百多个人物,几乎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许多人物写得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他们或勇武过人,或智谋超群,虽各具异能,但都胸襟豁达,敢作敢为。这部小说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塑造了中国古典小说史上这些不朽的典型形象。
“经典是一个民族或几个民族长期以来决定阅读的书籍,是世世代代出于不同的理解,以先期的热情和神秘的忠诚阅读的书”(博尔赫斯)经典作品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就在于它涉及了人类一些永恒的话题,如忠与奸、官与民、男与女、身与魔等,因此,对经典的感知是需要细细阅读、反复阅读,是需要用心去“品”的。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品法,不同的读者也会有不同的收获。以下仅从共性方面谈几点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