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750字。
劝 学
荀子
1. 知识链结(见学案)
2. 新课导入
同学们,也许我们有的同学不能真正理解学习的重要性;也许我们有的同学整天或冥思苦想,或埋头看书,但效果不佳,因而苦愁没有一个好的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荀子的《劝学》,它将告诉我们学习的意义和作用,告诉我们学习的方法和应有的态度,希望大家能有所借鉴。
3. 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字的意思是“劝勉”,是词的本义。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获得良好教养的途径。
4. 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通过自读、查找相关资料、研讨和交流等途径,已经基本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我们来大声齐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朗读要求:读音准确、断句正确、感情充沛。
学生齐读课文,教师评价。
5.质疑,讨论,分析
从朗读这个角度看,同学们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当然,尽管如此,我们还不能说我们已经读懂了荀子的这篇文章。可能我们还有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下面请各小组把你们讨论交流后还难以解决的字、词、句方面的问题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生质疑。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
6.问题探究
1)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确:学不可以已。
2) 荀子在文章中是从哪几个方面阐明“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的?
明确:①从学习的意义方面。荀子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人如果要“知明而行无过”,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这样才能提高自己。
②从学习的作用方面。荀子用了5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弥补后天不足,并得到结论:君子的天赋本性和其他人并无异样,而君子只所以能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