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约5930字。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综合(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各题。
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甲】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朱子家训“恒念物力维艰”……生动的家训故事、深刻的家教箴言,映照着言传身教的优良传统,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寄望,培厚了孩童的精神沃土。从古至今,期待孩子成长成才,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今天的人们更加认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良好的家教、家风使人向上向善,是家业兴旺的重要基石。
“正家而天下定矣。”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高塔的“累土”,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才有好的基础。事实上,家庭、家教、家风三者有机统一、紧密关联。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风才会充满正能量。“将教天下,必定其家,必正其身。”奋进新征程,秉持家国情怀的赤子之心,踔厉奋发、dǔ行不怠,每个家庭前进的脚步,终将汇聚成国家的进步。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1)箴 言 (2)dǔ 行
2.语段中“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这句话的出处是 ,【甲】是作者 。
3.请写出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的“期待、心愿”两个词的词性。
4.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二、名句名篇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
5.在下面的田字格中填写古诗文名句。
亲情,是世间最醇厚、最悠长的情感纽带。它宛如王湾笔下“(1) , ”所蕴含的对家的深切思念与牵挂,无论相隔多远,那一缕亲情的思绪总会随着归雁飘向故乡。又似马致远“(2) , ”所表达的羁旅之人对家中亲人的无尽眷恋,在漂泊的日子里,亲情是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亦如岑参“(3) ,应傍战场开”中对故园亲眷在战火中境遇的忧虑与关怀,即使处境艰难,亲情也不会被磨灭。更像李商隐“(4) , ”所憧憬的与亲人相聚共语的温馨画面,在期盼中,亲情愈发显得珍贵而美好。亲情,就这样在岁月的长河里,以诗中的意境为墨,绘出一幅幅动人心弦的画卷,永不褪色,永远熠熠生辉。
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6.《狼》选自 ,作者 。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缀行甚远 (2)屠暴起
8.下列对【甲】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讲述了一个屠户晚归遇狼,与狼斗智斗勇,最终战胜狼的故事。
B.“屠惧,投以骨”表明屠户一开始对狼心存恐惧,采取了妥协退让的策略。
C.“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表现出狼的狡诈,它们在商量如何攻击屠户。
D.【甲】文结尾作者点明主旨,嘲笑狼的狡猾,也讽刺了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9.“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 ,屠户这样做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