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530字。
2024-2025学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3分)
1.(4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度,传承着伟大的文明。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大漠孤烟、江南细雨,总让人思接千载、心chí神往;黄河九曲、长江奔流,总让人心潮澎湃、豪情满怀。良渚、二里头的文明shǔ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
(1)语段中加点的二个字应该如何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
澎湃( ) 瑰( )宝
(2)请工整书写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心chí( )神往 shǔ( )光
【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音字形。解答此题,要有一定的字词积累。
【解答】(1)根据字词积累,“澎湃”中的“湃”写作“pài”,“瑰宝”中的“瑰”读作“guī”。
(2)根据字词积累,“心chí神往”写作“心驰神往”,“shǔ光”写作“曙光”。
答案:
(1)pài guī
(2)驰 曙
2.(2分)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徒生,丹麦作家,代表作有童话《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丑小鸭》等。《皇帝的新装》想象奇特,人物滑稽可笑,情节荒诞离奇。
B.《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宋代把它和《孟子》《大学》《礼记》合称“四书”。
C.古代称谓有谦称与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D.古人往往在家信中寄语子女弟侄,予以教诲和劝勉,这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一种方式。《诫子书》是诸葛亮写给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深切的期望。
3.(8分)古诗文默写。
(1)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
(2)羁旅之人每当孤独愁苦之时,往往会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 ”抒发自己的愁思。
(3)古诗中永恒不变的思念之情,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如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巧借明月,寄托对友人的同情、关切与思念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通过想象团聚情形,表达对亲人的无尽思念之情。
4.(9分)学校准备开展“好读书,读好书”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1)本次活动准备办一期展板,需要设计几个读书栏目,请参考示例,再设计一个。示例:栏目一:读人•风流人物 设计意图:引导读者阅读名人故事,学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