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庄市2025届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摸底检测语文试题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240字。
石家庄市2025届普通高中学校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摸底检测
语 文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024.11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一九六三年五月)
毛泽东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 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高三语文 第1页(共8页)
材料二:
改造我们的学习(节选)
(一九四一年五月十九日)
毛泽东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如果我们回想一下,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进阶级一旦掌握了正确思想,就会将其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
B.一个认识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就能证明其正确性。
C.抗日战争以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促使中国开启了对自身历史的研究。
D.单纯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不加实践,不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是非常有害的。
高三语文 第2页(共8页)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种认识,需在实践中经历三次飞跃才能被确定正确,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正确认识的获得和学习的改造,都需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这样才能取得更大进步。
C.许多党员对近百年、古代的中国史模糊不清,与研究历史方面缺乏认真研究的风气相关。
D.材料二中所说“很好的现象”就是指人们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并将之与实践相结合的行为。
3.下列成语与材料二中所述的“缺点”,对应不够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浮光掠影 B.拔苗助长 C.数典忘祖 D.囫囵吞枣
4.材料一属于经典理论文章,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其语言特色。(4分)
5.读书札记是把读书过程中的收获、感想、评价等随手记录下来的一种笔记形式。现要求就“《改造我们的学习》对语文高考备考的启示”写一则读书札记。请列出札记提纲。(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党费(节选)
王愿坚
过了半个多月,听说白匪对“并村”以后的群众斗争开始注意了,并且利用个别动摇分子破坏我们,有一两个村里党的组织受了些损失。于是我又带着新的指示来到了八角坳。
一到黄新同志的门口,我按她说的,顺着墙缝朝里瞅了瞅。灯影里,她正忙着呢。屋里地上摆着好几堆腌好的咸菜,也摆着上次拿咸菜给我吃的那个破坛子,有腌白菜、腌萝卜、腌蚕豆……有黄的,有绿的。她把这各种各样的菜理好了,放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