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水城中学等校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备考联考(10月)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868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备考联考(10月)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数字经济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数字经济迎来战略布局期”。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中明确提出“数字经济作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需要充分渗透至各类市场主体、全产业链体系发展”。202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联合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缩小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差距”。
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有很多学者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魏峰和殷文星运用地理探测器与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数字经济与技术创新对经济韧性的影响作用。丁亮提出数字经济可通过推动产业集聚促进区域经济韧性提升。王静田和付晓东提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且东部地区、中心城市、数字经济试点城市更具经济韧性。童素娟等基于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三大城市群70个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熵值法、马尔可夫链、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厘清数字经济和经济韧性耦合度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
从上述研究中得到一个共同结论: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韧性提升,但仍存在部分难点未解决,如在不同时期、不同城市规模下,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各有侧重点。
数字经济的增长被视为实现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关键,因此有学者研究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路径。张亚丽和项本武提出,加大数字经济发展力度,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数字经济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作用,提升中国市域经济韧性。刘莉和陆森基于2011—2019年我国21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测度演化论视角下经济韧性及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提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韧性的影响具有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发展应围绕实体经济才能有效提升区域经济韧性。肖春梅和黄桂鑫提出,数字经济能有效促进城市韧性水平提升,地理区位和行政等级的不同会影响数字经济促进城市韧性的提升效果,可以通过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技术创新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来提升城市韧性。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资源禀赋、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水平等方式提升城市经济韧性。但是上述文献尚不能全面地总结出具体省份在数字经济发展下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策略。
本文研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机制,建构数字经济下城市经济韧性评价指标体系,检验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效应体系,并提出五条数字经济驱动城市经济韧性提升路径,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摘编自陈志斐《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作用机制研究》)
材料二:
数字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存在地理区位异质性、行政级别异质性及智能设施异质性特征。各地应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打造城市数字经济发展优势,最大限度化解各城市本身面临的发展优势不均问题,促进城市经济韧性协同强化。
一是因地制宜制定城市数字经济发展扶持政策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分别从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和数字经济背景下城市经济韧性提升路径方面介绍了学者们研究的成果。
B. 材料一中作者根据魏峰等学者的研究得出了结论,在指出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韧性提升的同时,还指出存在的一些问题。
C. 材料一和材料二虽侧重点各有不同,但都对“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和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做了详尽阐述。
D. 材料一首先引出论述的话题“数字经济”,然后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总结全文。材料二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观点。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数字经济迎来战略布局期,需要充分渗透至各类市场主体、全产业链体系发展。
B. 丁亮、付晓东采用熵值法、马尔可夫链等方法就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这一论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C. 地理区位异质性、行政级别异质性特征是数字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在影响城市经济韧性过程中呈现出的主要特征。
D. 任何区域、任何规模的城市在通过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时,都要制定统一的政策与方案,便于统一管理。
3. 请结合下图分析,下列选项中关于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路径机制的相关内容,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数字经济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路径
A. 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推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B. 数字经济会影响新人才资源发展、新经济部门发展、新创新产出发展。
C. 数字经济通过潜力效应、动力效应、活力效应来提升城市经济韧性。
D. 推动数字化教育有利于促进新经济部门发展动力效应,提升生产效率。
4. 当下,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
5. 为了使文章通俗易懂,两则材料采用了哪些方法?请简要说明。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围绕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韧性的影响进行探讨。材料一通过引用多位学者的研究,分析数字经济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并指出存在的难点。材料二则提出因地制宜的政策建议,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和城市数字化转型等策略,以解决异质性问题和促进协同发展。整体来看,材料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解决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问题的多层次视角,强调区域差异性和政策的灵活性。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数字经济对提升城市经济韧性的作用和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做了详尽阐述”错,错解文意。材料一说“上述文献尚不能全面地总结出具体省份在数字经济发展下城市经济韧性的提升策略”,所以,材料一并未对数字经济如何提升城市经济韧性做出详尽阐述。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B.“丁亮、付晓东采用熵值法、马尔可夫链等方法”错,张冠李戴。材料一是说“童素娟等……采用熵值法、马尔可夫链、变异系数法等方法,厘清数字经济和经济韧性耦合度的时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杀狗
老舍
一直到晚餐的时候,杜亦甫没有出屋门。他背着手在屋里来回走,有时候也躺在床上一会儿,心中不断地思索:一会儿他想去拼命,拼了命,也许一点好处没有,但究竟是自己流了血,有一个敢流血的就不能算国里没有人。一会儿他又往回想,白死有什么用处,快意一时,拿自己这一点点血洒在沙漠上,连点血痕也留不下吧?
白天周石松念“号外”的情景还在眼前。“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