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第二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9820字。
2025届10月调研考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形成新质生产力需要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发展未来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是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天空海洋产业等。2022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超过1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科技和经济发展前沿,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未来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先机的关键所在,是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是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重要抓手。统筹兼顾产业发展现状与发展潜力,尤其对未来新兴产业的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等9个领域,将进一步提升新产业标准化工作的科学性、执行性、交付性和可考核性。“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前瞻谋划未来产业”。对未来产业不仅要精准“选种”、精心“播种”,更要悉心“育种”、用心“培苗”,让其更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如何挺立时代潮头、破解发展难题?必须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谁在科技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其主要载体是产业,核心引擎是创新。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一是新劳动者。不同于传统以简单重复劳动为主的普通技术工人,参与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是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现代高端先进设备、具有知识快速迭代能力的新型人才。二是新劳动对象。劳动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以数据、信息为代表的无形物开始成为重要的劳动对象。三是新劳动工具,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设备、自动化制造设备等。四是新型基础设施。发展新质生产力要适应科技创新范式变革、模式重构的新需求,统筹布局大科学装置,围绕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优化升级传统基础设施,完善新型基础设施。
(摘编自《新质生产力的六个内涵和时代特征》)
材料二:
翻开青岛建设的产业版图,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前景一片向好。从“上青天”到“五朵金花”再到“先进制造业强市”,青岛有底气、有信心闯出新质生产力的全国样板。
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因地制宜,那么,发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质生产力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 特征,要求新劳动者能够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适应高端先进设备。
B.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
C. 青岛海尔、海信集团以其知识技术密集、综合效益好等优势对青岛经济发展起到了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D. 青岛大力发展未来产业,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带动产业升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赢得了先机。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新质生产力的载体主要在产业,要实现产业的深度转型,就要求劳动者不仅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还要有基本的操作技能。
B. 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等产业代表着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是引领科技进步、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
C. 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要创新,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必要放弃传统产业,打造高端化、智能化产业。
D. 研究显示,青岛对未来产业20%的投入和布局,将为以后带来80%的收益,表明该产业将成为经济格局变迁中最活跃的力量。
3. 下列关于两则材料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第二、三段从发展新产业和破解发展难题两个方面论述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举措。
B. 材料一第三段作者用设问 形式引导读者关注科技创新在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C. 材料二使用具体的事例和数字作为事实来阐述观点,内容翔实,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D. 材料二作为一篇新闻报道,其核心在表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发展产业。
4. 材料一中提到“对未来产业不仅要精准‘选种’、精心‘播种’,更要悉心‘育种’、用心‘培苗’,让其更好地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请指出该句使用的论证方法并分析其论证效果。
5. 材料二第一段为什么说“青岛有底气、有信心闯出新质生产力的全国样板”?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解析】
【导语】这篇阅读文章通过两则材料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理念及其实践。材料一从理论层面详细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要素及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发展新兴和未来产业的重要性。材料二则以青岛为例,展示了一个城市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的具体举措与成效,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表现青岛的优势与前景,形成实践的对比与补充,增强说服力。两者结合,共同探讨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原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综合实力特别是核心竞争力”可知,选项说法过于绝对。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守红
朱华胜
一
从派出所出来,①郑云犹如卸下了身上的大石头一样。
父亲,爷爷,你们交代的事,我办了一件,交由政府管理了。父亲,爷爷,另一件事,我会永远做下去,如果哪天我来找你们了,就由山树来接着做。山树这孩子,数次来电话,要回来换我。我告诉他,我还动得,哪天动弹不得,再回来不迟。父亲,爷爷,他真是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