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年级数据调研性测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6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24 21:41:3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2 总计:4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4题,约21340字。

  绝密★启用前
  辽宁省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年级数据调研性测试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5小题,共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汤显祖年轻的时候怀有满腔经天纬地的济世热情。汤显祖的政治理想,说来也很简单,就是经世致用,造福百姓,使人人冻馁无虞,安居而乐业;使人人乐于向善,民德归于淳厚。在他看来,士大夫要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而政治是否清明,老百姓日子是否好过,最终决定于士大夫和官员的德性和修养。他曾经代拟过一篇《为士大夫喻东粤守令文》:“清吏之法法身,浊吏之法法人也。”他所提出的“清吏”与“浊吏”两个概念,并不新鲜,但是,他的“法身”和“法人”的说法,却极为深刻,精辟地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封建统治者的一种普遍德性:他们置身于法律之上,拿自己当法外的“特选之民”,高人一等,飞扬跋扈;他们的道德绳墨,只是用来裁制百姓,他们法律的刀斧,也只是用来宰割人民——他们教别人不要“利己”,自己却很少“利人”,教别人要“利人”,自己却专门“利己”。
  在汤显祖看来,吃饭是老百姓的头等大事,而农业生产则是一个官员必须关心的头等大事。他做官期间,曾多次下到乡里,劝农励耕。他曾经在诗里记录过自己这方面的活动,在《丙申平昌迎春,晓云如金,有喜》里,他这样写道:“仙县春来仕女前,插花堂上领春鞭。青郊一出同人笑,黄气三书有大年。”可见,为了督促和鼓励农民耕地种田,他确实用了一番心思。汤显祖的政绩,不仅当时就赢得了人民的敬意,为他建了“生祠”,直到清代顺治年间,遂昌知县缪之弼还为他建了“遗爱祠”。
  如果说,汤显祖早期的两部剧作的主题,在探讨“至情”,那么,他晚年的写作,则在强化了反讽力度的同时,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自己的精神困境,回答那些与“生活哲学”有关的重大问题。也就是说,汤显祖后期的“二梦”,是一种缘于精神焦虑的写作。
  汤显祖的一生,几乎就在几种选择的困扰中度过。他在《和大父游城西魏夫人坛故址诗》的序中说:“家君恒督我以检儒,大父辄要我以仙游。”从感性上说,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但是,就理性而言,他又无法不接受父亲的“检儒”之督,因为,他也觉得只有进入社会,才能建功立业,有所作为。事实上,终其一生,汤显祖的精神,都处于这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和困扰之中。佛家的“慈悲”接近自己的“至情”,但它的“五蕴皆空”,可信不可信呢?道家的“天地不仁”,接近自己民胞物与的同情心,但是,它的近乎冷漠的“超然”,可取不可取呢?
  脱和自由是否可能?在梦境中的淳于棼过着一种贪婪而混乱的生活,到死都不曾觉悟,然而,经历过梦中的一番教训,“知梦游醒”,最后放弃了梦中的求仙,跟着师傅吕洞宾,在现实生活中寻“证盟师”去了。这样的解脱和出路,似乎启发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他也随着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了。但是,这对汤显祖来讲,有着内在的觉悟,也就够了,舍下生活中的一切人情物事,掉臂而去,他很难做到,这是因为,他终了还是一个有情人。
  如果说“临川四梦”的“前二记”——《紫钗记》和《牡丹亭》,表现的是对“情”的执着,是通过“梦”而走进“情”的世界,而体验“情”的真与美,那么,到了“后二记”——《南柯记》和《邯郸记》,则表现的是“觉”,是通过“梦”而走进“觉”的世界,从而在理性的意义上,认识到人性和生活的真谛。
  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是很有道理的,也是合乎实际的:“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这种复杂性情形,其实也是一种正常状态。在不受主流意识形态强力干扰的环境里,一个正常人所接触和吸纳的思想,一定是丰富而多样的。不同的思想,满足着他不同的精神需要,解决他不同时期或不同层面的情感和思想问题。只有头脑简单的“单向度的人”,才会一辈子只接触一种思想,只接受一种思想。事实上,一个一辈子只知道一种思想的人,不可能成为情感丰富和思想活跃的人,也不可能成为视野开阔、有创造力的人,就像只吃一种食物的人不可能成为营养均衡、体魄健康的人。
  班固父子批评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那是完全说错了,因为,在司马迁那里,各家思想都有其合理的部分,都有其可取之处,所以,他对所接触到的思想都有吸纳,而他的“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也就可以被转换性地表达为:“吸纳天下百家思想。”如此说来,关于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我们不仅无须把它看成多大的问题,而且,还要认识到,正是这种复杂性,才形成了汤显祖作品斑斓而丰饶的特点。
  (摘编自李建军《汤显祖的情结:政治理想与精神解脱》)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年轻时代,汤显祖怀有济世抱负,想要进入社会,建功立业。可见,就理性而言,他接受了父亲的“检儒”之督。
  B. 作为官员,汤显祖多次劝农励耕,这是汤显祖“入世”思想的体现。他的政绩赢得了百姓敬意,百姓为他建了“生祠”。
  C. 儒家“入世”思想对汤显祖有一定影响,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这是因为他更认同祖父的生活方式。
  D. 佛家“五蕴皆空”和道家“超然”让汤显祖倍感困扰,这让他难以做到像淳于棼、贾宝玉那样舍弃人情物事,出世而去。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汤显祖认为士大夫要以身作则,先正其身,然后才能正人。这与《论语》中“其身正,不令而行”的理念一致。
  B. 浊吏之法法人,即不修德行的封建统治者教别人不要“利己”而要“利人”,而自己却专门“利己”很少“利人”。
  C. 由于精神焦虑,汤显祖在《南柯记》和《邯郸记》中致力于寻求精神出路,解决精神困境,由“梦”而“觉”。
  D. “临川四梦”体现了汤显祖思想的复杂性。“前二记”和“后二记”分别从“情”和“觉”的层面,表现了黄老思想。
  3.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征徭薄,米谷多,官民易亲风景和。老的醉颜酡,后生们鼓腹歌。
  B. 夕阳烟雨片江开,滟滟寒潮自去来。我亦桄榔庵下客,明珠海上寄莲台。
  C. 今日班春也不迟,瑞牛山色雨晴时。迎门竞带春鞭去,更与春花插两枝。
  D. 家家官里给春鞭,要尔鞭牛学种田。盛与花枝各留赏,迎头喜盛在新年。
  4. 如何避免沦为“单向度的人”?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5. 下列文字出自汤显祖的《牡丹亭》,描写了在南安太守杜宝治理下南安郡的生活图景。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汤显祖的政治理想。
  【长相思】你看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生、末〕正是。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外〕父老,知我春游之意乎?
  【八声甘州】平原麦洒,翠波摇翦翦,绿畴如画。如酥嫩雨,绕塍春色荔苴。趁江南土疏田脉佳。怕人户们抛荒力不加。还怕,有那无头官事,误了你好生涯。〔生、末〕以前昼有公差,夜有盗警。老爷到后啊。
  【前腔】千村转岁华。愚父老香盆,儿童竹马。阳春有脚,经过百姓人家。月明无犬吠黄花,雨过有人耕绿野。真个,村村雨露桑麻。〔内歌《泥滑喇》介〕〔外〕前村田歌可听。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信息的能力。
  C.“但是道家‘出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更大”错误,根据邹元江先生的分析和判断“从汤显祖一生的政治思想和人生观来看,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他影响最大。但他时常也在‘检儒’与‘仙游’之间矛盾痛苦,道家出世思想对他也有一定影响”可知,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对汤显祖影响最大。
  故选C。
  【2题详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4小题,共18分)
  阅读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苹果之谜
  欧亨利
  出了乐园城二十英里, 离日出城还有十五英里时,马车夫比尔达•罗斯勒住了马。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天。平地上的积雪已有八英寸厚。剩下的路程都是狭隘崎岖的山脊,即使白天行车都难免不出危险。现在大雪和夜色掩盖了险情,再往前赶路根本不能考虑,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