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考模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4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0/16 21:44:3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590字。

  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时不时看到有人说,生命能诞生在地球,纯粹是撞了大运——要同时凑齐合适的温度、液态水,以及富含氧的大气层等因素,是多么难得啊!这看法多少有些本末倒置。地球生物之所以需要地球环境,恰是因为我们生在这里。不能适应地球环境的生物,在演化过程中都被淘汰了。
  所有地球生命都血脉相连,我们有着相同的有机化学机制和遗传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讲,生物学是生命乐章诸多复调的其中之一。
  让我来讲讲生命乐章地球复调中某一小节的故事吧。故事发生在公元1185年的日本,平氏和源氏两大家族的战争持续多年。1185年4月24日,坛之浦海上决战,平氏输给了源氏,许多将士战死,幸存者大量投海身亡。
  民间传说里,平氏武士都化作了螃蟹。这种“平家蟹”的壳上有诡异的纹路,就像武士的脸。渔民不吃这些螃蟹,反而会把它们放回大海。
  渔民把它们丢回海里,决定了如下的演化路线:如果你是螃蟹,而你的甲壳普普通通,那人类就会吃掉你,你这一支的后代自然越来越少。但你的壳要是看起来有那么点像人脸,就有概率能死里逃生,留下更多后代。
  平家蟹的大量繁衍无关螃蟹的自身愿望,而是渔民们有意识选择的结果。我们把这个过程叫作“人工选择”。实际上几千年来,人类一直在有意识地选择哪些动植物应该生存,哪些应该被淘汰。人工选择的本质可以归结于:动植物的性状和行为都是遗传的,人类出于某些考虑,会选育其中的一些种类,淘汰另一些。得到选择的品种繁衍壮大,另一些则日渐稀少,甚至灭绝。
  既然人类能让动植物产生新品种,那大自然难道就不能吗?当然能了。类似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亿万年光阴里,生物发生彻头彻尾的变化,本质和人类在短时间内改变动植物的性状并无不同。这一观点有化石作为证据支撑。
  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不到一万年里,驯化让羊从每次产出不到1千克的粗毛,变成了10千克甚至20千克的细毛;奶牛泌乳期产出的牛奶,也从几百毫升变成足足百万毫升。如果人工选择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产生如此巨大的改变,那持续亿万年的自然选择,又能带来什么呢?答案是千姿百态、斗艳争辉的生物界。物种演化绝非空中楼阁似的理论,它有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
  物种演化在于自然选择,这一伟大发现与查尔斯•达尔文、阿尔弗雷德•华莱士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一个多世纪前,他们就说大自然里新生的动植物数量,远比最终活下来的要多,环境压力选择了那些因为偶发变异而更适宜生存的物种繁衍后代。
  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写道:“人类并不能直接改变物种,他们只是把生物置于新的环境下。是自然法则在影响那些生物,导致它们变异。但人类确实可以在自然变异中进行选择,并按自身意愿让其逐渐累积。通过这种方式,人类就培育出了更符合自身利益或喜好的动植物。这一过程可以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也可能是无意识行为的结果。”
  T•H•赫胥黎是演化论在19世纪时最坚定的捍卫者和推广者,他曾这样评价达尔文和华莱士的著作:“……第一次读到《物种起源》时,我禁不住感叹:‘我居然没想到这一点,真是愚蠢啊!’我猜,哥伦布的同伴们也说过一样的话……在达尔文和华莱士驱散黑暗之前,谁也没想到通往问题核心的道路就在我们身边。”
  演化论和自然选择这两个概念曾让世人震惊不已,对不少今人而言依然如此。生物的优雅简洁,它们结构与功能的高度吻合,让我们的祖先赞叹折服,从而相信那是出自伟大设计师的手笔。即使是最简单的单细胞生物,也比最精巧的怀表复杂,而怀表不会自己进行组装,或者慢慢发生变化,更不会从落地钟演变而来。钟表的存在,意味着钟表匠的存在。我们祖先掌握的历史记录十分有限,因此他们认为每个生物都经过精心设计,一个物种不会变成另一个物种。我们渴望理解自然的意义及其法则,而“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恰好满足了这种渴望。但正如达尔文和华莱士所示,还有另一种解释。它不仅同样自然、动人、富有人性,而且比前者更令人信服:那就是自然选择。它使生命乐章随着世代流逝而愈发美妙。
  (节选自卡尔•萨根的科普图书《宇宙》第二章《宇宙的复调》,有删改)
  材料二:
  当我以博物学者的身份参加贝格尔号皇家军舰游历世界时,我在南美洲观察到的众多事实,使我深受震动。这些事实对于解译物种起源这一重大难题提供了重要证据。归国之后,我便想,如果耐心搜集和思考可能与这个难题有关的各种事实,也许会得到一些结果。经过五年工作,我潜心思索和推论,写出一些简要笔记。1844年我又将它扩充为一篇纲要,以记载我当时的结论。从那时以来,我一直在探索这个问题,从未间断。
  虽然我一贯严谨审慎,只信赖可靠的证据,但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我比任何人都能深切地感到,有必要将支撑我的结论的全部事实和参考资料详尽地发表出来,我希望能在将来一部著作中实现这一愿望。
  (节选自达尔文《物种起源•绪论》)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认为生命诞生在地球,并生存演化下来,缘于适宜的地球环境,比如温度、液态水、含氧大气层等。
  B.人类出于某些考虑选育出动植物的新品种,与生物在大自然中发生的彻底的性状变化,二者本质上并无不同。
  C.物种驯化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产生巨大改变,物种演化则是在亿万年光阴里,产生了缤纷多彩的生物界。
  D.作者以生物学为例,借助相关科学理论,表达了对生命乐章是“伟大设计师的精心设计”这一说法的怀疑。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作者善于引资料,援引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来佐证观点,引用赫胥黎的话来表达对达尔文和华莱士的钦佩和赞美。
  B.材料一作者在说明物种驯化的遗传变异速度惊人时,用到了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
  C.材料一的内容以科普为主,其中穿插民间传说,在突出科学性的同时,也增强了作品的趣味性和可读性。
  D.材料二选自《物种起源》一书的绪论部分,具有介绍作用,作者记录了成书的大致经过和目的,表达其研究态度。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人工选择”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视觉派不上用场,视觉功能慢慢地萎缩、退化。
  B.花和果实色彩鲜艳,更易被昆虫发现、光顾、传粉,种子更易被鸟类散布。
  C.玉米在经过上万代的选育后,比它干瘦的祖先更美味,也更富有营养。
  D.鸟类羽毛鲜艳、体态优美、叫声悦耳,给人以美的享受,并借此取悦异性。
  4.作为著名的生物学家和进化论主要奠基人,达尔文身上有哪些科学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4分)
  5.达尔文科学论文《自然选择的证明》语言表述抽象概括,注重逻辑推理,多用长句、表述严密。与之相比,卡尔•萨根的科普作品《宇宙的复调》在语言方面有哪些不同之处?请结合材料进行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拾婴记
  苏童
  一只柳条筐趁着夜色降落在罗文礼家的羊圈。
  母羊被惊醒了。柳条筐散发着湿润的青草之香,里面盛着一件被露水打湿了的女装棉袄,蓝底黄花的灯芯绒面料,上面均匀地分布着几朵葵花,细看之下,葵花掩映的是一张婴儿的小脸!香气让母羊想起了春天清晨的草地,还有夏天在河边失散的一头小羊羔。
  闻讯而来的是村里的妇女,她们小跑着奔过来,有的手里还拿着镰刀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